第37頁 (第2/2頁)
竹筒夫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漫長的歷史變遷長河中,你,我,終究只能埋葬在最深處成為一粒礫石。當初秦王掃六合,六代雄主的圖強霸業,終究,也只化成了書簡之上的寥寥數語。能在史書工筆之上,哪怕留下一個名字的,放眼過去,又能有多少人呢?今時今日,我們絲毫體會不到當初場面的波瀾壯闊,只有在那薄薄的竹簡書頁上,品味不及當初萬一的殘留。
北豫立在暄景郅的書房外,望著天邊暮色下的一隊孤雁,不由得感慨萬分。經年之後,不知大周的史書,又或者說,下朝的史官,又會如何來記述自己這位&ldo;謀朝篡位&rdo;的皇帝呢?自然,是名正言順的遺詔,可遺詔之下,誰又能知道是北豫逼死了他的親生父親,誰又能知道,是大周的相國調兵逼宮?
皇室之中最見不得人的血腥相殘,終究,會被一切冠冕堂皇的文書所掩蓋,後人看到的,也只是身為勝者書寫的歷史真相而已。
都知玄武門李世民斬殺了自己的手足,逼著父親退位,何其狠厲?可究竟,是誰逼著誰踏出了這一步,又有誰說得清楚?又或許,若非是當年李世民的狠,只怕,被取下項上首級的,便是他自己了。
權利之爭,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也許,師父,是對的?
歷史背後的歷史,永遠只能掩蓋在黃沙之下,被人遺忘,成為千古也解不開的懸案。
抬手輕輕扣響了書房的門,闔目盤膝靜坐在榻上的暄景郅卻是連眼也未睜。他怎能不知,北豫踏進院內的那一刻,他便已經知曉。有誰,能比他更熟悉北豫的腳步聲,有誰,能比他更瞭解他。
呵,他忘了,也許從前沒有,可如今,卻是有了。
扣門不開,北豫心下瞭然,即便是心中已有的隔閡,但是也隔不斷師徒十年來的心意相通,他心中無比清楚,師父肯定在裡面,就如暄景郅不用看也知曉來人是北豫是一樣的。這種默契,是多年的打磨而成,是朝夕相處的陪伴練就。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