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第1/3頁)
劉蘭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兩個門官走後,寇準說:「王家千歲,天色不早,我也該走啦!」「寇愛卿,望你審好潘、楊一案,莫負皇恩。」「您老人家放心吧,明天我就升堂審訊。」八王點點頭,心想:由困準這樣的忠良,楊家冤讎定能昭雪。「寇愛卿,你是騎馬來的?還是坐轎來的?」「騎馬來的。」「好!來人呀,把寇大人的馬給我牽到御花園。」「是!」寇準心想:幹嗎呀?怎麼把馬還牽進來呢?時間不長,有人牽來了。然後,八王爺下了涼亭,來到馬進前,一伸手,「啪」牽過馬的韁繩,往前一帶:「寇愛卿,請你上馬!」寇準一看:什麼?八王給我帶馬?忙說:「王家千歲,我給您來人家磕頭了。」他連忙下跪,口中還說:「王家千歲,您這不是折煞小人了嗎?您是八王,我是臣下,您哪能給我牽馬墜蹬呢?」「愛卿,孤王並非給你牽馬墜蹬,而是為國求閒。寇愛卿,上馬吧!」「哎呀王家千歲,這可使不得!」「愛卿,請!」「好!既然如此,恭敬不如從命,多謝王家千歲!」寇準抓韁、搬鞍、認鐙,乘跨坐騎。腳剛一抬鐙,八王扔去馬的韁繩,甩手一託馬鐙,寇準上馬了。寇準心裡熱乎乎的,眼淚圍著眼圈直轉。再看八王,仰臉看著寇準,往上一招手:「寇愛卿,慢慢行走!」「王家千歲,請放寬心。」說完,寇準回到了府衙。
寇準回來之後,一宿沒睡覺,翻來覆去細看狀紙。天剛以放亮,寇準吩咐:「來呀,擊鼓升堂。」「喳!」有人答應一聲,就聽著外邊「咚!」「咚!」「咚!」鼓聲大作。只見三班衙役來到了大堂之上。寇準帶好方翅烏紗、穿好官服,往大堂當中一坐,見衙門口人山人海,都來廳堂看熱鬧。有瞧瞧兩廂站班的,說:「各位差人,下官今天頭次問案,那點審問不公,只管上堂來質問。」說完,伸手抽出飛簽火票:「來呀!把楊景帶到堂上。」「喳!」時間不長,見六郎楊景身穿重孝來到大堂。這幾天打著無頭的官司,都折騰壞了。一聽說又要開堂審問,心裡挺高興,忙說:「罪民參見大人。」「楊景,免禮,旁邊落座。」「多謝大人。」隨後,又抽出一支飛簽火票:「來呀!到監牢之內把潘仁美帶到堂上。」「是!」時間不長,鎖鏈聲響,潘仁美被帶到堂口,去掉刑具。潘仁美往上一看,倒吸一口涼氣:嗯?怎麼楊六郎在那坐著呢?不要緊,昨天有人給我送信,說我女兒素蓉已經給打點好這場官司了,料這位大人準能替我說話。想到這兒,急忙抱拳:「老父參見大人!」「潘仁美,免禮,看座。」「謝坐。」寇準看了看六郎:「楊景楊延昭,你狀告潘仁美,法犯何律?罪在哪條?」六郎急忙說:「大人哪!潘仁美心如蛇蠍,勾串北國,陷害忠良,把我七弟亂箭穿死,逼我父碰死在李陵碑下……」隨後,把邊關之事由頭至尾說了一遍。寇準點點頭:「潘仁美,你說他講的對也不對?」潘仁美把牙一咬:「哎呀大人哪!楊景說我害死七郎,哪七郎屍體現在何處?他說我勾串北國,又有何人為證呢?」六郎想:我有心把邊關眾將的名字說出去,又怕連累人家,這可怎麼辦呢?正在這時,就聽堂下一陣大亂,有人高喊:「寇大人,我們作證!」
第三十四回 寇天官審問潘楊
老賊潘洪眼楊景要證人,下邊有人喊:「我們作證。」接著走進兩個人,都二十多歲,頭戴扎巾肋下挎刀,一個面似鍋底,一個面如紫玉。潛仁美一看,嚇得魂飛魄散,六郎看罷,喜出望外。這二人正是邊關大將郎千、郎萬。
這哥倆隨著呼延至顯進京,住在驛館,今兒個也來聽堂,想看看六哥的官司打得怎樣。老賊在堂上耍刁放賴,倒打一耙,六郎怕連累朋友,不肯說出證人。哥倆著急:「楊景,夠朋友,處處為我們。可他要這麼辦,這官司什麼時候是個頭呢?咱們也豁出來了,上堂作證吧!」
六郎見他倆挺身而出,眼淚都流出來了。潘仁美一咬牙:郎千、郎萬這兩個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