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去北京一起喝
酒。談下去才知道他非常得意,《花樣年華》在大陸已經獲准通
過,我知道這是他真心的喜悅,想想自己的電影公映遙遙無期,
多少有點惆悵。釜山到處瀰漫著〃花樣年華〃的氣氛,年輕人手
裡握著一個紙筒,十有###是《花樣年華》的海報。我沒有參加
閉幕式便回國。據說閉幕那天突然降溫,《花樣年華》露天放
映,幾千個觀眾在寒風中享受流行。
流行的力量是無窮的,我中午一到北京,下午便買到了《花
樣年華》的VCD。當王家衛的敘事中斷,張曼玉和梁朝偉在高速
攝影和音樂的雙重作用下舞蹈般行走時,我突然想起了古代章回
小說中承接上下篇的詩歌。原來王導演熟諳古代流行,一張一弛
都露出國學底子。不能說是旗袍和偷情故事吸引了中年觀眾,但
王家衛拍出了一種氣息,這種氣息使中年觀眾也接受流行。
再次回到巴黎已經到了十月底,巴黎地鐵站都換上了《臥虎
藏龍》的海報。市政廳的廣場上立著一面電視牆,電視裡周潤發
和章子怡在竹林中飛來飛去,看呆了過路的行人。我猜他們正在
回憶自己的力學知識,琢磨著中國人怎麼會擺脫地心引力。這是
《臥虎藏龍》的電影廣告,精明的法國片商將片名精簡為〃龍和
虎〃。我從初二開始看港臺武打片,這些意境早在胡金銓的《空
山靈雨》和《俠女》中有所見識,但神秘的東方色彩還是迷住了
觀眾。美國還沒有上片,便有紐約的朋友來電話,讓我寄去盜版
《龍和虎》。
幾天後在倫敦見到李安,全球的成功讓他疲憊不堪。大家在
一家掛滿沃霍爾作品的酒吧聊天,我懷疑空調都會把他吹倒。談
到《臥虎藏龍》時他說了一句:不要想觀眾愛看什麼,要想他們
沒看過什麼。我把這句話看做李安的生意經,並記在了心中。
楊德昌、王家衛、李安的電影正好代表了三種創作方向:楊
德昌描繪生命經驗,王家衛製造時尚流行,李安生產大眾消費。而
這三種不同的創作方向,顯現了華語電影在不同模式的生產中都蘊
藏著巨大的創作能量,呈現了良好的電影生態和結構。今天我們已
經無需再描述這三部電影所獲得的成功,在法國,《一一》的觀眾
超過了30萬人次,《花樣年華》超過了60萬人次,而《臥虎藏龍》
更高達180萬人次。瞭解電影的人都應該知道,這基本上是一個奇
跡。而這個奇蹟使華語電影重新受到人們的關注。日漸低落的華
語電影聲譽被他們挽回。我自己也在得益於他們三位開拓的局面,
《站臺》賣得不錯,也就是說會有觀眾緣。
然而我們會發現,這三位導演兩位來自臺灣,一位來自香
港。電影作為一種文化,廣闊的大陸似乎已經沉沒,而拯救華語
電影的英雄卻都來自潮溼的小島。從90年代中期開始,我們的國
產電影就失去了創作活力和國際市場信譽。那些國際大導演其實
早在幾年前就幾乎沒有了國際發行,靠著媒體炒作裝點門面。而
那些以為自己有觀眾的導演也只能操著京腔模仿阿Q。巨大的影
像空白呈現在我們面前。我看?我們能看什麼?
我們看到楊德昌、王家衛、李安三位導演在開創華語電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