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世情如紙 (第3/4頁)
怪誕的表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手害東宮,一手栽贓你,以為楊黨爭利。”
“這般狡猾?”安祿山愈發驚訝,問道:“右相,該如何揭穿他?”
“收買雞坊小兒、金吾衛,激范陽勁卒動手殺人,此事是東宮與楊黨聯手所為,必留下痕跡。本相會命令三司官員追查,你麾下配合行事即可……”
“還好有右相為胡兒出頭。”安祿山大喜,撐起肥重的身軀起身行禮,討好道:“胡兒今日來,給右相帶了一點禮物。”
李林甫不缺錢,但安祿山每次來訪都帶禮物的心意卻很難得。
不一會兒,十餘美婢各捧著木匣進來,她們皆有異域風情,各有特點,身上只披了一件薄帛,登時春色滿堂。
“這是紫藤香。”安祿山指著木匣道:“我也不知好壞,只知很貴,是最貴的薰香,這才襯得上右相。”
李林甫道:“紫藤香貴在稀有,須南海之藤木受了傷,自泌膠液修補,歷經千年,膠液凝得赤心如鐵,色澤紫潤,故名‘紫藤香’,香氣可透骨髓,使人彷彿融入天地,渾似飛仙,乃仙家學道之寶物。難為胡兒能蒐羅到這般多。”
“右相真是仙人哩,似胡兒這般俗物,聞了這香也無用。”安祿山笑道:“這幾個粗鄙的俘虜也一併送給右相。”
“胡兒有心了……”
等安祿山離去,美婢被帶入後院,堂中還殘留著淡淡的香氣。
勾心鬥角之事聊完,李林甫重新投心實務,看著戶部的賬目發愁。
朝廷的用度又不足了,又需要他這位實幹之才、天下無雙的宰相來開源節流。
目光落在案上那雪白的藤紙上,他凝神一想,有了辦法。
此前,他曾讓朝廷每年的常規公文重複使用,節省了一大筆的用紙費用。而藤紙日貴,連朝廷用紙都需要地方進貢。
他忽然想到,他女婿元捴此前得知內幕消失,借京兆府公帑搶先收購了關中藤料,大賺一筆,最近又一直在說若派人到江南割盡剡溪數百里的藤木,必能鉅富。
李林甫一片公心,不打算牟這種私利,只願為朝廷節流。那麼,若能像和糴法一般,由朝廷盡購藤料,又可省下一小筆。
節流不怕節得少,聚水成湖,聚沙成塔。稅賦一點點增加,用度一點點減少,財政就能順利運轉。
若沒有他這樣的能臣,大唐該怎麼辦?
……
一塊紫藤香被點燃,沁人心鼻。
雪白的藤紙公文被裁成兩半,以示右相帶頭節省。一張一張,省出輝煌的天寶盛世。
一張竹簾在紙漿池中輕輕一晃,迅速被抄起,濾下許多水滴,只剩一層薄薄的紙漿膜。
在陽光的照耀下看去,只見紙漿膜十分均勻,再也看不到竹筋。
“不夠。”
薛白依舊不滿意,道:“昨日曬幹竹紙我已用過,寫字雖可,尚不耐久,需繼續提升,至少質地不能輸於藤紙才行。”
姜澄顯得有些疲憊,卻不像原本那麼拘謹畏縮,應道:“是,小人想過了,或可試著蒸煮更久的時間,使竹質更為綿軟?”
“可。”
薛白不懂具體工藝,覺得煮紙漿就像煮飯,無非是怎麼煮爛、煮黏,不夠爛就多煮,不夠黏就加料。
“有想法皆可嘗試,只需能造出成本低廉的好紙。”
“喏。”
杜媗擔心薛白鬍亂許諾重賞,打亂了她的規劃,笑著把薛白拉到後堂,說起對紙坊、書鋪的規劃之事。
杜五郎今日也隨薛白一道來了,被獨自留在院中,遂好奇地四下參觀。
“姜老先生,我聽說還試過用尿?”
“不錯。”姜澄仔細觀察著兩份紙漿的區別,隨口應道:“鄙人隱約覺得,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