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攀峰行動開始1小時22分以後。
“小遊民”號星際攻擊艦,6號機庫。
趙華坐在星光27的駕駛艙裡,火急火燎地撕開一袋能量補充劑的包裝。
隨著機身的輕微震顫,地勤人員正在為他的星光27更換新一輪掛載。
為了縮減更換掛載的時間,軍械部終於捨得為一線部隊配發重型工程輔助裝置。
趙華向機艙外看去,兩側機翼的下方都有巨大的機械臂在運作。
這些機械臂的頂端都安裝有快速換彈平臺,在機翼下一升一降的功夫,整整24枚空地導彈就已經掛載完成。
從原理上講,這平臺就類似左輪手槍的快速裝彈器。
透過平臺表面的奈米級定位器,所有導彈在平臺上的位置都精確對應著一個翼下掛點。
平臺升起的同時,所有導彈自動完成掛載。在平臺降下以後,地勤人員只需要上前拔掉導彈戰鬥部上的安全插銷,就正式完成了整個作業流程。
機翼掛載更換的同時,另一條輪盤狀的機械臂也伸進了星光27的內建彈艙裡。
隨著那道輪盤緩緩旋轉,趙華面前的武器管理介面上多出了24枚滑翔炸彈。
他一邊用吸管吸著包裝袋裡的能量補充液,一邊在武器管理介面上檢查所有掛載的資訊。
24枚空地導彈,全部掛載核戰鬥部……
24枚滑翔炸彈,全部安裝集束彈頭……
資訊確認完畢。
趙華一邊嗦著包裝袋裡僅剩的液體,一邊對著機艙外比了個ok的手勢。
伴隨著包裝袋裡發出的“滋滋”聲,勞倫斯上士沿著登機梯爬了上來,將檢修作業用的平板電腦遞到了趙華面前。
“辛苦了。”
趙華說著,在平板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應該的,倒是你們,才是真的辛苦。”
勞倫斯上士一如既往的客氣。
從趙華手中收回平板電腦後,他又順手把那個喝空了的包裝袋也帶了下去。
星光27的全封閉裝甲座艙蓋緩緩扣下,艙蓋表面厚實的裝甲暫時隔絕了外界的光線。
趙華在右手側的操作面板上按下光學感測陣列的開關,艙蓋內側的顯示陣列緩緩啟動。
原本漆黑一片的艙蓋泛起了一陣“漣漪”,外界的畫面再一次出現在趙華的視野裡。
機艙旁的登機梯已經撤走,各種機械臂也已經升起。地勤人員有序撤出,很快,檢修平臺上只剩下了他的星光27。
趙華接進了“小遊民”號的綜合指揮部,開始起飛前的例行呼叫。
數秒後,他的起飛許可就已下達。
檢修平臺緩緩下降,帶著他的戰機來到了機庫下方的等待通道。
通道的前方已經停滿了等待起飛的戰機。
在起飛管制系統的自動調控下,所有戰機都在平臺的推動下依次進入彈射軌道,就像是彈匣裡等待發射的子彈。
趙華掃了一眼綜合頭顯上的戰術地圖,施耐德上尉駕駛的扞衛者41就在他前方不遠處。
在他身後,則是中隊裡的其他成員。
趙華又掃了一眼頭顯介面上的時間,此時距離他上一次出擊返回,還不到八分鐘。
一線部隊全面配發重型工程輔助裝置以後,以勞倫斯上士為代表的地勤人員們總算不需要用工程外骨骼去搬運導彈了。
這既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自然是出擊頻率大幅度上升。
而壞處,則是飛行員們連歇口氣的時間都沒有了。
平臺推動著戰機緩緩向前移動。
這已經是趙華的第15次出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