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凌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機跟飯店服務員一樣,都是錯峰就餐的。
好不容易等到工作人員回來,事故定責簡單明瞭,追尾負全責。然後是定損,張偉車輛兩三處部位輕微受損。工作人員建議雙方協商處理。
選擇公了,就開車到4S店或修理廠,報保險公司出險維修。由於張偉車輛是營運車輛,可以追償誤工費,按計程車標準,每天三百元,修車至少得兩天。但對方不願賠付誤工費,如此一來要追償就得走法律程式了。上法院起訴,一套流程下來,費時費力。
選擇私了,就由後車司機賠付一定費用,張偉自己處理。
因為出保險修車的話,第二、三、四年保費會不減免。畢竟後車買的是營運險,保費比較貴。出保和不出保,後三年每年要多支出一兩千的保費,不划算。最終,後車司機選擇了私了。
也許因為車不是“自己”的,不心疼吧?張偉看著那兩三處掉漆部位無傷大雅,覺得可修可不修的,還是換錢比較實在。於是與對方一通“友好的”討價還價後,收了五百元修理費辦理結案。
“飛來橫禍”變成“飛來橫財”,今日“逢凶化吉”的張偉決定放自己半天假,找了個地方思考人生、計劃未來。
來到億達購物廣場的麥當撈,張偉點了份13.9元的“乞丐餐”,享受一回奢侈的下午茶時光。
回想起剛才禮讓行人發生追尾的事件,張偉慶幸剛才沒有衝動,真要把那“神經病”給撞了,現在就不能如此悠閒地享受下午茶了。記憶中,原主見過不少在人行橫道上,因為禮讓行人發生的追尾事故。尤其是有攝像頭拍照罰款的路段,更是數不勝數。張偉有理由懷疑,制定實施該交規的是修理廠老總。
在機動車禮讓行人的交規實施前,龍國式行人過無訊號燈的人行橫道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等車少了過;一種是等人多了過。而實施“禮讓行人”交規後,行人過馬路,很多時候是不理會路上車流量大不大的,想過就過。甚至在有攝像頭拍照罰款的路段,很多賤人是車不來到跟前,他都不過。等把車輛逼停後,再賤兮兮地過。畢竟有攝像頭拍照罰款的路段,禮讓行人,不一定發生事故;不禮讓行人,一定罰款又扣分。
吐槽歸吐槽、抱怨歸抱怨,別拿交規不當一回事。平民百姓改變不了現狀,就只能努力去適應。
取餐後,張偉找了個角落坐下,細細品味,思考人生。對於目前穿越過來的這個身份,他還是有點不適應,對未來也很迷茫。
回,估計是回不去了,即使回去了,從那麼高的樓跳下來,就算不死,多半也摔成半身不遂,生不如死;死,畢竟這個身體不是自己的,沒死到臨頭就選擇自殺,多少有些負罪感,不想作賤別人的身體,好死不如苟活;活,入不敷出的經濟狀況、永無休止的家庭內耗,過的是真的難受。
得想辦法賺錢,賺很多很多的錢。下定決心好好活下去的張偉,開始計劃新的人生。原主雖然本科畢業,但畢竟年紀有點大了,在這個本科生多如狗的年代,工作不好找。一個快四十的男人,沒有固定工作,也就開開網約車、做做保安還行,連送外賣都挺不住。記憶中,原主曾經送過一段時間外賣。那是在疫情期間,人人自危都儘量不出門,導致開網約車實在難以維持生計。於是原主冒著感染“新冠”的風險,送了一段時間外賣。
外賣平臺系統是一個神奇的系統,它總會變著法子激發騎手的潛能。當你一次能送三、四單時,到了飯點高峰期就會逼你一次送六、七單。慢慢的,健步如飛、彈射起步、壓彎超車等各項必備職業技能便輕鬆練就。為了提高騎手的收入,系統還會默默地暗中助力,當你能三十分鐘送到時,絕對不會給你四十分鐘配時。為了按時送達,為了不被顧客投訴,抄近道、闖紅燈成為騎手每天選修乃至必修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