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同行使絆 (第1/3頁)
夏日凌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同行是冤家,但也不至於惡意給差評吧?良心讓狗吃了?)
高鐵站太多網約車司機在此等單了,回到車上的張偉開啟嘀嘀車主App,掃了一眼熱力圖,然後他就震驚了。短短五分鐘內有3人在這附近叫車,而當前空閒車輛為107輛。很顯然,他剛才在市區內都接不到單,在這裡就更加不可能了。於是,張偉果斷開車遠離高鐵站。
回到市區熱點地區,根據雞屎陳的建議,張偉把特惠單、自選單甚至城際拼車好賺單都開啟了,然後很快他就接到了訂單。是一張自選單。
自選單,兩、三年前剛出來時,叫一口價特惠單,現在為了與實時計價的特惠單區分出來,於是改叫自選單,價格比實時計價的特惠單更低。一口價,顧名思義就是隻按公里數去算,司機跑多長時間都是這個價。這種單最噁心的地方是,雖然表面上允許司機自行設定選擇接每公里2元至1.3元之間的單,但是如果你不設定到最低價去聽單的話,多半也是接不到單的,因為乘客一般都會從最低價開始去叫車,你不接,大把司機去接。噁心之處在於,這個價格是逼司機自己去選擇的,最終只能打碎牙齒和血吞。表面上是司機與乘客之間的博弈,但實際上,這是平臺挑起的紛爭。結果就是逼得司機與乘客河蚌相爭,最終平臺漁翁得利。不管乘客花多少錢打車,司機這一單是否能賺到錢,平臺都是賺的,因為它的抽傭是按比例抽的。在K市這裡起步價,就要被抽走百分之二十五,而隨著里程增加,最高聽說有抽到三分之一左右。
嘀嘀乘客的訂單是接到了,只不過單價很感人。先跑2公里去接人,再送4.9公里到目的地,最終到手7.1元。雖然單價很低,但對於快三小時都沒接到單的網約車司機張偉來說,再少錢也得跑,至少先送完這一單的乘客再說。因為如果現在取消訂單,屬於惡意取消,會被系統判罰取消有責,輕則扣6分,重則扣12分。按平臺規則,之後得做500單才能將這被扣分的單頂出計分割槽。正常情況一個全職司機一天出車十小時左右,大概能跑二十至四十單左右。而一旦被扣分後,平臺派單量會有所下滑,可能一天只有十幾單到二十幾單之間。那麼至少得一個月左右才能將被扣分的單消除。換算成收入的話,至少得少賺上千元,其中得失一目瞭然。
於是,張偉開始了晚高峰的奔波。也許是因為很多人在疫情期間被迫把積蓄花光了,導致不得已消費降級,下自選單叫車的人還真不在少數。所幸的是接單接不停,平臺一單接著一單派進來,甚至還有幾張單是連環單,即上一個乘客的終點附近是下一個乘客的起點。如此一來,運營成本可以略微降一點。
由於整體單價低,所以在跑完晚高峰後,張偉不得已停下來粗略地算了一下出車公里數與收入,免得辛辛苦苦幹一天,到頭來還得倒貼。經過一番運算與反覆驗證,張偉最終得出高峰期營收額為平均一公里一塊三毛多一點。刨除成本,大約一公里賺七、八毛的樣子。這資料,且不說無法與以前巔峰時期一公里賺三元左右相提並論,即使與去年一公里營收兩元左右,都有著巨大的出入。
由於前幾天的出車經歷過於順利,以至於穿越過來的張偉今日才發現網約車司機生活之艱難困苦。生意不好做啊!
做完晚高峰回家吃飯,到家時已過七點半,孩子們早就和媽媽吃完飯了,飯桌上只留下殘羹剩飯給張偉。就這樣,張偉邊吃還得邊聽家中悍婦嘮叨,內容無非就是物價漲了,開銷大了,伙食費快沒了,孩子的補習費要交了。最後,張偉實在受不了,就提前轉了這個月的生活費給她。若不是魂穿過來運氣好,接連做了幾單大單,這筆生活費,至少得推遲十日。張偉轉完款後,開始擔心這個月提前給了,下個月是不是依舊要提前。
生活壓力巨大,貧窮就像一條無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