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老四,想體驗一下民間疾苦嗎? (第1/2頁)
玄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額,他有一些外號,什麼促織皇帝,蟋蟀天子,香爐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
“老四?”
明成祖朱棣:
“……”
明太祖朱元璋:
“裝聾作啞是吧,待會咱就讓你知道什麼是民間疾苦”
朱元璋氣到了,老四這一支都是些什麼?
自己造反,老大胖成一個球還愛女色,老二學他爹造反被烤了,孫子還喜歡玩促織。
現在看來,只有他家老三還算不錯了。
“他這就是昏君,”
“額,陛下,其實後世對他的評價還是不錯的”
“這還不錯?”
“嗯哪,有些人將他說為大明歷史上能和您和永樂大帝相比較的明君呢”
“說說”
朱元璋說道,他倒要聽聽一個玩促織的皇帝能是什麼明君。
“歷史上描述,,宣宗和仁宋執政的這個時期,明王朝的綜合國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社會清明,人民富足,後世稱為“仁宣之治”,他在位的時間遠長與其父,在治國方法上也很有一套”
“首先,宣宗加強了皇權,從表面上看他雖然愛玩,可在集權方面的手段絲毫不亞於其祖父永樂大帝”
“他解決了父親時代沒有完成的藩王宗室隱患,把自己的二叔給滅掉,還讓三叔交出了手中的兵權”
“其次,他努力培植自己的政治勢力,重用賢臣,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當時有個三楊”
“內閣三楊是明朝最著名的賢臣典範,他們就出現在朱瞻基執政時代,”
“三楊是那個時期的名臣楊士奇、楊榮和楊溥,他們每一個都是飽學之士”
“日常幫助朱瞻基處理國事並提出指導意見,是促使“仁宣之治”出現的主要功臣”
“當然了,宣宗是真的重用賢臣,除了三楊之外,宣宗手下還有很多的能臣異士,每個人都在適合的位置上發光發熱”
“而宣宗本人對於大臣們的建議也都是虛心接受,君臣和睦,國家強盛,政治清明。”
“對外的話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在宣宗剛剛執政時候選擇了主動結束對外大規模軍事行動,主張與民休養恢復國力,”
“當然對於一些有必要打的仗他也完全不猶豫,對於一些沒必要打的仗,他從不窮兵黷武”
“他也很重視北部邊患,還帶兵親自出擊蒙古,親手射殺敵人,極大鼓舞了士氣,並最終贏得了勝利,確保了邊境的安穩繁榮”
“不過讓人詬病的是他放棄了一些大明的國土,比如永樂大帝打下的安南地區”
“不過在當時的宣宗眼中安南就猶如雞肋,治理太過麻煩,所以他覺得與其勞民傷財不如主動放棄”
“第二個方面就是組織了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宣德五年,宣宗以外藩諸多不來朝貢為由,命令鄭和再次率領龐大的艦隊遠下西洋”
“而後鄭和操勞過度於印度西岸去世,艦隊後在鄭和副手的率領下順利返航”
“於宣德八年才回到京師,而後又讓鄭和的副手開始準備第八次下西洋,不過因為宣德十年,宣宗死了,所以便不了了之了”
“至於說他是否愛玩促織,這個根本就不能用在評價一個帝王上面,而且綜合來看宣宗完全擁有玩蟋蟀的資格”
陸聽寒為眾人介紹著朱瞻基的功績,老朱家那麼多奇葩皇帝,這個還是可以的。
“照你這麼說,他真就是個明君,他就沒有犯過錯?”
“呵呵,陛下,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嘛”
“錯肯定也會犯錯,其實我覺得要是他能多活個幾十年的話,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