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開局一個碗,結局一根繩 (第1/2頁)
玄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元璋實在不敢相信,這個他最相信的老兄弟居然也會造反。
“那倒是沒有,這個人怎麼說呢?說壽終正寢也算吧”
“怎麼說?”
聽到了陸聽寒說徐達沒有造反,朱元璋整個人都放鬆了。
“洪武十七年徐達在北平留守時得了背疽,病情加重,隨後去世”
“史記中,您親至葬禮以示悲瘍,把他列為開國第一功臣,追封他為中山王,諡號“武寧”,贈三世皆王爵,賜葬鐘山之陰,御製神道碑文”
“您還給了他評價,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貪圖女色財寶,處理問題不偏不倚,沒有過失,當世有此美德者只一徐達”
“哈哈哈哈,這後世之人還挺懂咱的,徐達不愧是徐達,咱的兄弟”
朱元璋開懷大笑,一起走過來的兄弟,他最相信他。
“咳咳,陛下您別高興的太早”
“??”
“有野史中記載,您怕徐達威脅朝廷,賜他一大碗燒鵝吃,徐達因為對燒鵝敏感,所以平日不吃燒鵝,”
“但陛下所賜,又不能不吃,結果在涕淚交流之下,把您所賜的燒鵝全數吃完,之後全身潰爛而死”
“也有另一說法是徐達生瘤,不能吃鵝,您偏賜燒鵝,徐達知您的意思把您所賜的燒鵝全數吃完而死”
“吃燒鵝不一定死,但您賜燒鵝就是賜死,所以還有人說他吃完鵝沒有死,於是服毒自盡了”
陸聽寒說完,所有人都愣住了。
“胡說八道,咱怎麼會這麼做……”
說著說著朱元璋自己也有點說不下去了,他自己明白,如果太子真的死了,他是會這麼做的。
“好一個忠臣”
朱棣這旁邊說道,不過迎來了朱元璋的虎目相瞪。
“小先生,那史書中是怎麼記載重八的?”
馬皇后在旁邊說道,算是緩解場中的尷尬。
“那就厲害了,這也是後世很多人都喜歡明朝的原因”
“朱元璋,出身貧農家庭,後因災變入皇覺寺為僧,25歲時,參加紅巾軍反抗蒙元政權”
“您先後擊敗了眾多諸侯軍閥,統一南方,後北伐滅元,建立了明朝,年號洪武”
“後世記載,您是史上第一個得位最正的皇帝,以漢人之身趕走外敵,建立大明”
“還有一些小故事說,當年您入皇覺寺出家,方丈為您點戒疤,卻怎麼都點不上,當時那方丈便將您趕了出去”
“胡說,戒疤哪是隨意就可以點的,咱當時是因為寺裡吃不起飯才被迫出去的”
朱元璋反駁道。
“對對對,您說的都對”
“反正後世之人記得最清楚的一句話就是,開局一個碗,結局一個國”
“您在位期間,下令農民歸耕,獎勵墾荒;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組織各地農民興修水利;大力提倡種植桑、麻、棉等經濟作物和果木作物”
“還徒富民,抑豪強;下令解放奴婢;減免稅負,嚴懲貪官;派人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戶口等等”
“您深知災荒給農民造成的痛苦,即位後常常減免受災和受戰爭影響的地區的農民的賦稅,或給以救濟。”
“多次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大型的租稅蠲免,洪武二年是明初第一次大規模地蠲免賦稅。”
之後的三年、四年、九年,也曾在應天、河南、北平、山東、江西、兩浙等地陸續蠲免賦稅”
“到洪武二十四年統計時天下田土,已達到三百八十七萬四千四百四十六頃,經過洪武時期的努力,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
“您還十分愛惜民力,提倡節儉。在各種措施的推動下,農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