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麗麗再回過頭來看&ldo;甲流&rdo;。一篇文章的標題嚇了她一跳。什麼?美國已經死了一萬?
麗麗這一急非同小可。好象網上的訊息就在告訴她,陳忠良得病了。她似乎看到了陳忠良躺在病床上的模樣。她要怎樣做才能幫助陳忠良?
麗麗六神無主。她想到和陳忠良這一別,有可能竟是最後一面,將來再也見不著了。他們就這樣活生生地被病魔隔開,生死兩茫茫了。沒有他,麗麗是活不下去的。想到這裡,麗麗坐在鍵盤上放聲大哭。
人在得不到自己親人的訊息時,往往會最先想到不測的。這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人們最不希望發生,卻又最容易想到它。這在不相干的人看來是很好笑的事。麗麗以前放學回來遲了,媽媽就以為她遇到壞人了,被車撞了。麗麗當時就想,這老媽也是的,怎麼盡想壞的?為什麼就不想想,是不是女兒遇到老同學了?兩人在街上聊得熱乎?現在麗麗也變得和他媽媽一樣婆婆媽媽了。
麗麗想著陳忠良可能得病,其實是在潛意識裡拒絕想到他會變心的。每個戀人,都希望對方永遠忠誠。
哭累了之後。麗麗想,發什麼神經呢?剛才還說要把人都趕到森林裡去,就不會想到死啊,活的。現在輪到自己了,就不靈了。嗨,人啊,都是屬手電筒的,專照別人。不是說有個電臺播音員,專門勸別人想開點,可最後自己想不開,自殺了。所以,勸人容易,勸己難啊。
好了,陳忠良哪會就真的得病?這麼巧?國內到處都在打預防針,美國也應該在打。但是他是外來人口,給打嗎?麗麗自己就是外來人口,也沒有打。
不行,不能再這樣想下去。麗麗努力讓自己只研究學問。&ldo;知識就是力量&rdo;!在這時顯得尤為重要,都成了最高指示了。人在這個時候學習知識的動力最強。
既然醫學對我們這麼重要,我們的中、小學為什麼不能開點簡單的醫學課?這對自己、家人、社會,都有很大的好處啊。起碼能大致知道人體結構吧?引起疾病的幾種原因吧?大概透過什麼樣的檢查,可以查出病吧?用什麼樣的方法可以治吧?起碼到醫院知道要找哪一科吧?不會像無頭蒼蠅那樣亂轉,耽誤病情吧?也不會一有個頭疼腦熱就驚慌失措,操那份沒必要操的心吧?
麗麗感慨頗多。好吧,不要埋怨過去,也不要感嘆未來,只有著眼現在,才是最好的生活態度。學校沒開這門課,麗麗就不能自己學?麗麗要是鑽研起來,可是什麼樣的專家學者都鑽不過她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實用也是個不錯的老師。愛迪生不就是專門研究實用的東西?沒有他,恐怕到現在還沒有電燈呢。
反正麗麗閒著也是閒著。人一閒著就喜歡亂想。麗麗立刻站起身,在鍵盤上跳著,推著沉重的滑鼠,用腳踹著點左鍵或右鍵,尋找她要找的東西。
麗麗想了解傳染病。這東西好象有點嚇人,就像個無形的妖怪,無處不在。現在人都能到月亮上去了,可就是奈何不了這些病。也許科學家天天都在研究尖端的複雜的病,但老百姓卻在天天重複著簡單的病。兩頭都事不關己,各人忙各人的。可到真的大病來了,慌了。
不過現在科學家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他們呼籲,醫生要走出醫院,到健康的人群中把病人找出來,把一切可以治的病,都扼殺在搖籃中。這就是未來的醫學模式。
但我們老百姓是不是可以主動迎上去,和醫生來個裡應外合,把病滅了?我們得病,是不是因為我們無知?
麗麗對傳染病印象最深。外婆以前說,那時日本鬼子在的時候,有人得了狐狸拉(霍亂,很厲害的拉肚子病),都是一家一家的死。哪一家有病人了,這家門前就圍起了草繩。後來日本鬼子自己也得了這病,他們就在城郊架起了乾柴,把那些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