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封情書給自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臘月二十四正是小年,此年也是大梁永年十七年,當今皇帝也被稱為永年帝。
古人對逢年過節還是相當重視,哪怕家中一窮二白,也要過個像樣的節日。
一大早鍾氏就起來準備,楊毅也是老早就起床幫忙。上輩子生活條件優越,過年越來越沒有盼頭,如今在這個時代,就盼著逢年過節。
只要一到節日,爹孃就會把家裡好東西都拿出來分享。至少這飯今日管夠,多少也有點肉打牙祭。
加上昨日整了幾隻野兔,楊大林又帶回來一些豬肉,清晨鐘氏還殺一隻老母雞放在鍋裡燉著。
一家人圍在廚房,聞著鍋裡的老母雞散出的香味,有說有笑的嘮著里長。
到了中午,鍾氏把老母雞分了,幾乎整隻雞都給了楊毅,看著爹孃碗裡就一點湯,感受著濃濃的愛意。
今天中午有雞有肉,還有一碗兔肉,幾個下飯菜。鍾氏還盛了一大鍋白米飯,楊毅吃的不亦樂乎,席間還和楊大林喝了幾杯。
這幾年幾乎都是這麼過來,楊毅看著眼前年邁的爹孃。心裡迫不及待的想出運,報答爹孃的恩情。
這五年他感受了父母對他濃濃的愛,這也是他為何堅持要讀書的原因。只想在年少時就有一番作為,不指望讓父母大富大貴,至少也不用為一日三餐發愁。
喜慶的時間總是過的很快,轉眼間這一天就這樣過了。加上馬上年關了,楊毅也沒有繼續讀書,幫著鍾氏屋前屋後的打掃,準備迎接新的一年。
二十六日天還未亮,楊大林就敲響了楊毅的房門。
“狗蛋起床了,再晚就不像話了。”
“好。”
楊毅可記得今日是什麼日子,那是這一帶最有錢的張員外家的公子今日大喜日,這混吃混喝的好事,怎麼能錯過。
倒不是楊毅喜歡混吃,主要是這個年代平時吃不上好的,有這機會就去蹭吃蹭喝。
穿好衣服,簡單洗漱一番,楊毅就跟著楊大林出了門。
一路上走來,已經有不少人開始趕往張員外的家,這古人也圖個熱鬧,尤其是有錢的主信奉一些迷信,越是大喜之日,越會佈施四鄰圖個吉利。
所以只要你去了,那張家就會管飯,年輕力壯的也可以幫忙乾點活,還能混個賞錢啥的。所以不出意外,這村裡大部分都會湊這個熱鬧。
張財主就在兩村之間,祖上出過官,一代代下來財富越積越多,算的上雁城縣有頭有臉的豪紳。他家公子還是個秀才,他家還指望著這個兒子再上一層。
出門時就楊毅和楊大林,走到村口隊伍就有三十來號人了,都是去張家參加喜事的,這其中自然有鐵柱幾個小夥伴。
到了村口走上一段時間,就來到了張員外家的大院前。此時天還未亮,這裡已經是燈火通明,人流湧動了。
大院子坐落的地方,那也是風水寶地,後靠山前有田,左右有房舍,張家大院院牆那是用上好青磚砌成。
院大門是兩扇硃紅漆的大門,上面一副黑金體的牌匾,寫著張府兩個大字。
門前一片很開闊平整的地,那也是用磚石堆砌好的,不少牲口和馬車停在一旁,院子外面站滿了人。
外面到處都是掛著大喜燈籠,院門則是開啟著,一直有人進進出出好不熱鬧。
隨行的人見到這幅景象,無不露出羨慕的眼神。就連楊毅心中也是如此,在任何時代都有窮富差別,誰不想把生活過好。
不一會張府出來一個半老的人,來到楊大林眾人身前:“大林你們幾個趕緊進去幫忙,其他人則留在外邊等著。”
“好好。”
楊大林和幾個人對著來人哈腰點頭,跟著來人進了府。
楊毅等人只好在外邊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