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並北來人(一) (第1/2頁)
單走一張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37章 並北來人(一)
除了軍隊,劉寒更關係的是工匠、軍醫等這些特殊人才,還有藥材、布匹、藥品等戰略物資。
這回來到幷州北部的人當中,十萬民眾中工匠只有一千人,劉寒不得已,只能找皇兄再要來的三千工匠及其家屬。
戰爭,拼的不僅是軍隊的勇猛,更拼的是後勤和國家底蘊。
因此,劉寒對後勤的重視超過軍隊訓練。
一:要有自己的馬場,雲中、朔方兩郡毗鄰黃河,臨戎至廣牧一帶、九原以北、陰山以南兩地乃是後世著名的河套平原,這裡是最好的馬場,但問題是能不能守住。
現在軍隊僅兩萬,戰馬才五千,若是實際作戰,騎兵數量根本不夠,如今只能用作訓練。
二:要有足夠多的工匠,如今匠人所初具規模,但僅有四千人,加上學徒、打雜差不多一萬人,但他們要承擔十萬大軍的鍊鐵、製作兵器、箭矢、鐵甲、皮甲等各式軍器。
三:軍醫,現全軍在衛生方面基本沒有問題,但軍醫的數量遠遠不夠,一是人數不足,兩萬大軍只有三百軍醫,按照劉寒原本的設想,軍醫的數量應該達到軍隊的二十分之一;二是經驗遠遠不夠,目前軍醫所救治的只剩在訓練中受傷計程車兵,沒有治療戰後士兵的經驗,現在他們頂多只能叫衛生員。
劉寒一邊思考著,一邊寫寫畫畫,忽聽得劉忠來報,“王爺,鄭大儒來了。”
“先讓他去.誰來了?”
劉寒原本在思考,一時間沒反應過來,“老師來了?”
“是,鄭大儒經過將近兩個月的跋涉,現已至郡守府,田太守正在接待。”
“快!帶過過去!”
#
郡守府,府衙。
劉寒拿眼睛一掃,便見一老者正坐在客位品茶,恰巧看到劉寒,臉上喜色一閃而過。
劉寒自是來不及多想,快步走到鄭玄面前,深鞠一躬,執弟子禮,聲音略顯哽咽,“弟子劉寒,拜見老師!”
劉寒由於身份的特殊,自幼親人就不在身邊,鄭玄雖有時口上不喜,但待他勝過親子鄭益。
(鄭益恩,名益,字益恩,東漢北海高密人,鄭玄子。孔融舉為孝廉。融為黃巾所圍,益恩往救,遂死。鄭益恩是大經學家鄭玄的獨生子,他死時妻子正身懷有孕,其子鄭小同是194生人,鄭玄是127年生人,因歷史不可考,作者在此設定鄭益是160年生人。)
“因諸事纏身,兩年未能在老師膝下聆聽教誨,望老師原諒弟子。”
鄭玄見劉寒第一眼便知這是一塊璞玉,因此對自己這位弟子傾注了最多心血,皇天不負有心人,他長大了,成就也遠超鄭玄的預期。
但鄭玄聽說他在北方率軍抗擊異族,戰場兇險,他怕了,怕自己最得意的弟子隕落,於是不顧眾人勸阻,執意來並北。
鄭玄站起來,側過身子,不敢受禮。
“痴兒,如今你貴為大漢王爺,須知天地君親師,我當不得你行此大禮,且你為國征戰,抗擊異族,護我大漢江山,千萬黎民百姓,為師豈會怪伱。益恩,看到王爺還不行禮?”
“師兄不可如此,今日只有師兄弟,沒有什麼王爺不王爺。”
鄭益正要行禮,但被劉寒阻止了。
“師兄加冠了?”
鄭益點點頭,“年初加冠。”
對於這位師弟,鄭益屬實有點嫉妒,且不談身份尊貴,就是自己的父親,平日裡照顧他的時間比自己多得多,要不是事實如此,鄭益都覺得劉寒才是父親的親生兒子,自己只是撿來的。
但現在,鄭益對劉寒則沒有了那種感覺,有的是尊重,還有羞恥,劉寒十四歲北上邊境抗擊異族,還能寫出如此慷慨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