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頁 (第1/2頁)
奶瓶戰鬥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首先因為資本和市場的完全開放,英國的企業,普遍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他們在戰爭中本來就運營困難,戰爭結束後,有直接面對歐洲工業的衝擊,於是大片的企業開始破產。
相比中小企業,大企業的抗衝擊能力也更強一點,但是大企業也是法國人優先打擊的重點,尤其是那些重工業企業,往往都和英國軍隊有著密切的聯絡,如今英國軍隊大縮編,他們的未來同樣艱難,好在這些企業大多還有被收割的價值,所以,還可以透過資本重整的方式得到新生。當然,資本重組的結果往往就是企業雖然還叫那個老名字,但是老闆說不定就已經換成了法國人。或者企業依舊叫那個名字,管理企業的老闆依舊是那個老闆,但是這個企業的大股東卻已經變成法國人了,明面上的那個老闆,在企業中佔據的份額可能已經只剩下百分之幾了。這就像後世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之後,燈塔國利用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之類的玩意兒,對宇宙國的大企業的收割一樣。
按照一般的道理,這樣的衝擊,肯定會讓英國底層的工人餓殍遍野——因為工廠什麼的破產得破產,停業整頓的停業整頓。在經濟生活中,工人和資本家所承擔的風險是不太一樣的,一旦經濟形勢不好,工人要冒的風險就是可能會餓死;而資本家呢,他們要冒的危險就是損失錢財,而且資本越雄厚的資本家,事實上損失會越小。甚至可能不但沒有損失反而還賺到了不少呢,這也就是摩根說「到了危機的時候,真正有價值的股票才會回到它真正的主人手中」。
當然,相比之下,資本家承擔的風險自然更大,畢竟工人失去的只是他們的生命,而資本家損失的,可是他們的錢呀。
但是在英國,情況卻有了一些變化,因為英國的工人,找到了另一個賺錢的途徑,那就是出過去給法國人打工。
如今在英法之間,資本和人員都是自由流動的。所以英國工人完全也可以去法國工作。相比那些德意志人,英國的工人更為訓練有素,勞動效率也更高,而且對工資什麼的要求也更低。所以法國人也很樂意僱用這些英國工人。甚至不光是法國人,就連歐洲其他國家的企業主,也普遍很喜歡英國工人。市場最佳化的結果,就是英國的那些還在勉強苦苦支撐的企業,突然發現,英國出現了用工荒,他們居然招不到足夠的工人了。
這種情況對於英國的工業來說,幾乎就是摧毀性的。其實對整個歐洲都是如此,工人被工業更發達的法國吸引走了,資金,不管是哪個國家的資金其實也都自動的流向了法國。於是用以支援工業化的兩個支柱,勞動力和資本都開始遠離英國。
而在英國,古老的中世紀式的生活似乎又在復甦,資本和工業的喧囂開始遠離他們,城市和農村又重新變得淳樸而寧靜,或許湖畔派的那些詩人會更喜歡這個英國吧。
唯一讓人感到美中不足的就是,在英國,年輕人顯得少了些,尤其是那些村莊裡,你幾乎看不到一個年輕人。那裡只有衰老的老人,有時候也有未成年的孩子,這些孩子的父母卻都不在。對於這些孩子來說,他們的父母就像是聖誕老人,只在聖誕節前後突然出現在他們的面前,並且給他們帶來各種小禮物。然後,等聖誕節一過去,他們也就跟著消失了。
當然,也許有一天,他們的父母會突然出現他們面前,告訴他們:「我們要搬家了,搬到一個遙遠的地方去過好日子。」然後他們一家人就會離開村莊,坐上一條船,離開了歐洲。
英國人大多數去的地方並不是北美。法國人並不希望將更多的英國人送到北美去。這些年來,拿破崙在本土採取了鼓勵生育的政策,其中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保證在路易斯安納,說法語的法國人,在數量上能比說德語的法國人更多。
所以大多數英國人移民的路線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