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4/5頁)
不受約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等新加坡人也怕事情會被人攪黃了。蘇州人更不用說,一旦這麼大的專案落空了,到時哭乾眼淚也難於彌補。
但記者不理官員們這一套,他們瀟灑地敲著電腦,一次點選,就把一件天大的新聞捅到了全世界。
中新合作專案從此公佈於世,蘇州人和新加坡人全被亮到了世人面前。成敗皆在別人的注目之中……
專案太大,光靠蘇州人扛不住。於是陳煥友在李光耀他們與蘇州人簽約後,當天下午就向*總書記發了傳真彙報。前幾日,李光耀到北京,一位國家領導人接見他時,李光耀曾向這位領導人徵求意見:到底是放在山東,還是上海?是放在無錫,還是蘇州?這位領導人笑笑說,我作為中國領導人不便明講,因為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如果你徵求我的意見,作為個人,我認為放在蘇州好,因為那裡的勞動力素質比較高,中國歷史上的狀元、舉人出在那裡的比較多,而且蘇州靠近上海,交通方便。李光耀就笑了,說:我想的跟您想的一樣。我們就定蘇州了!
王敏生書記和章新勝市長等蘇州人後來聽到這位領導人的這一“手心手背”之說後,格外高興和振奮,因為在關於中新合作專案的激烈競爭中,蘇州是最後的贏家,蘇州的競爭勝利體現在軟實力上!
天堂蘇州,你被人愛就愛在這一點上!但蘇州還需努力,時代發展了,20世紀後期的中國和世界格局已經呈現全新的時代特徵,光靠先人留下的那點歷史文明及老天賜給的“小橋流水”風情是遠遠不夠的。
蘇州人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們對中新合作專案的渴望超過了所有的期待。至少這種渴望與期待在當時是這樣的。
200億美元哪!不就等於重新造一個“洋蘇州”嘛!蘇州人躲在被窩裡想想也會樂出聲來!
“與新加坡的合作,我是支援的。”時任總理的*對江蘇和蘇州的同志這樣說。
中央政治局常委、副總理*也十分關注和支援中新合作專案。當陳煥友省長向他彙報,希望請中央有關部委協助這一專案時,朱副總理馬上指定國務院特區辦主任胡平當蘇州與新加坡談判的“顧問”。
時任副總理的李嵐清和外貿部部長*更是堅定而有力的支持者。
這年10月,當陳煥友率團赴新加坡訪問時,正逢省級領導集中到中央黨校參加學習《*文選》第三卷的學習班,*同志聽說陳煥友要到新加坡談中新合作專案,馬上按“特例”同意了。
此次中方赴新的談判代表團很龐大,除了中央和江蘇省的領導外,蘇州市主要領導也都去了,並且組成幾個工作組。
代表團剛到新加坡,南京就發生了一場特大火災,是金陵石化南京煉油廠儲油罐發生爆炸。在省裡主持工作的孫家正副書記向遠在新加坡的陳煥友報告後,陳煥友急得不行,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最後只好直接給*總理打電話。*總理說:你留在新加坡吧,我派*同志去處理南京火災的事。
“煥友同志,南京煉油廠的大火撲滅了。你安心在新加坡談判,簽了字再回來吧!”不日,在南京指揮滅火的*同志打電話給陳煥友。
“謝謝,謝謝中央!謝謝中央對江蘇工作的支援,謝謝對蘇州這個專案的支援!”陳煥友一聽*的話,眼裡的淚珠在滾動。
在新加坡參加談判的蘇州人聽說這事後,無不感動。“可以這樣說,蘇州工業園區建設的每一個步驟和日後的成功,都滲透了中央領導的親切關懷和特殊關注。現在被世界上許多國家移植去的蘇州園區經驗,假如沒有中央的直接支援和關心,那是不可想象的事。”現任蘇州市政協主席的“老園區人”王金華不止一次動情地說。 。。
第13章不叫“鎮”,叫“園區”,英文縮寫“SIP”(3)
當時被章新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