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冰橙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朕考慮的是,在百姓掙扎求生存的時候,知府大人卻在琴棋書畫中悠然自得;考慮的是,當僕役作亂影響民生,知府卻沉迷於酒色;考慮的是,民眾起義時,知府不僅不想著平亂,反而忙著掩蓋真相,上下欺瞞。”
“更在考慮,朝中有些人,面對問題,不找解決辦法,卻一心想著削弱朕的錦衣親軍。”
孫閣老沒想到,朱由校竟然毫不留情,直接指出他在藉機發難,想要打壓錦衣親軍。
“微臣怎敢。”孫承宗趴在地上,頭低到了極點。
“怎敢?稍有不順心就想辭職不幹?”朱由校質問,
“孫閣老,孫先生,朕尊你為先生,想聽聽看,朕的錦衣親軍到底有什麼過錯,違反了大明的哪條法律,以至於你們不管事實如何,只要涉及錦衣衛,就一律指責?”
孫閣老趴在地上,沉默不語,不用多說,誰讓錦衣衛只聽皇命,監視群臣,變成了大家的眼中釘呢?
“如果錦衣親軍真有不當行為,你儘管說,不需要透過三法司,朕自會嚴懲。錦衣衛有自家的規矩,哪怕是指揮使許顯純出了事,朕也不會寬恕。”
孫閣老默不作聲,他們視錦衣衛為勁敵,這是不爭的事實,但這樣的話不能直接對皇上說。
至於證據,錦衣衛雖然掌握了不少秘密,但這些都是不能公開的潛規則,一旦文官這邊先打破了這種默契,那些不能見光的秘密公諸於眾。
整個朝廷,沒人能幹淨得了,包括他自己。
雖然他並不貪心,做到這個位置,早就不需要伸手去拿,但那些隱藏在規則陰影下的灰色收入,也同樣滋潤了他。
可悲可嘆,這背後的潛規則,是幾百年的積累,文官們私下構建的隱秘規則。
比如冰敬、碳敬,以及地方官進京時的孝敬,一切盡在不言中,卻又無處不在。
如果真要動真格,大明的法律裡可沒寫這種做法合法,太祖皇帝的大誥裡也沒提過這類收入是正當的。
再說了,現在的明朝不比當年,文臣的權力大得能遮住天,只要心裡不高興,就能聯手起來,逼得皇上自我檢討,下發罪己詔書,那種情景早已不再現。
現在,在紫禁城裡,文臣們很難再像以前那樣,憑著兵備道的小職位,就敢對一鎮的總兵指手畫腳、破口大罵了。
簡單來說,大明天子的權威日漸增長,臣子們的權力分散,再也不完全掌握在文官手中了。
作為內閣的首輔,我已經失去了與皇上抗衡的資本。
“微臣的意思是,把蘇州府知府交給刑部,讓三法司公正地審理,這是出於公心的做法。現在恩科考試即將開始,各地的學子們都紛紛來到京城。”
“如果把蘇州府知府扔進詔獄,交給錦衣衛處理,恐怕會引起不必要的風波,動搖國家的穩定,倒不如交給三法司裁決更穩妥。”
孫閣老實在不想背上輕率批評錦衣衛的罪名。
“大明朝有自己的法律,做事規矩哪裡需要學子們插嘴?即使是朝廷的官員,如果有不同意見,自然可以寫奏摺表達,想來通政司也不敢隱瞞。”
“但凡還有人想再次逼迫皇上,大明絕不會手下留情。”
“恩科,是為了廣施皇恩於天下,但如果學子們不懂得感激皇恩,朕既然能開創科舉,也能一時停止,包括這次的恩科也不例外。”
“沒有感激之心,心中沒有感恩之情,朕又何必再施恩澤?”朱由校的言語冷酷無情。
張維賢眨眨眼,原本討論的是蘇州府民變的事,沒想到話題一轉,扯到了恩科,甚至提到了取消,這讓他感到十分意外。
英國公不明白,也不打算深入探究,取消就取消,著急的總是那些文官,跟我們貴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