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第3/4頁)
蔡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唱機的電源,把它插進了牆腳下一個插座裡。
這些唱片都是六七十年代出版的,唱片的內容,是一種我從沒聽說過的地方戲曲‐‐子夜曲。
&ldo;子夜曲?&rdo;水月看著這些唱片,不禁輕輕地叫了一聲,&ldo;很特別的名字,真是一種戲曲嗎?&rdo;
我只能儘量用自己有限的知識來解釋:&ldo;雖然我也從來沒聽說過這種戲。不過,中國的戲曲歷史淵源流長,各地的方言和聲腔都不相同,所以行成了全國上百種地方戲曲。浙江便是南曲的發源地,許多縣市都有自己的地方戲。&rdo;
&ldo;就連越劇也是從山村小調發展來的。&rdo;她插了一句。
&ldo;沒錯。因為南方各地的方言各不相同,有許多小劇種只在很小一塊地域內傳播,離開本地區就沒人聽得懂了,所以養在深閨人未識也是很正常的現像。&rdo;
水月點了點頭,拿起其中一張唱片仔細地看著,眉眼間露出似曾相識的神色,便用那極富磁性的聲音說:&ldo;古樂府裡有一種子夜歌。據說是一個名叫子夜的晉朝女子所作,歌曲的風格極其悲哀,乃至於東晉豪門王軻府中的鬼魂也為之感動。此外還有子夜四時歌等,都屬於南朝清商曲中江南吳聲的一種。後來,南唐李後主也作過以子夜歌為詞牌的詞。&rdo;
我有些驚奇:&ldo;你真讓我刮目相看,是從哪裡知道的?&rdo;
&ldo;我在唸中文系,正好讀到中國文學史,其中有古樂府和南朝民歌的內容。&rdo;
&ldo;原來是這樣,你喜歡南朝的清商曲嗎?&rdo;
&ldo;非常喜歡。只可惜無論是吳聲歌、西洲曲還是江南神弦曲,它們的曲調都早已經失傳了,我們只知道歌詞卻不知道怎麼唱。&rdo;水月流露出了無限惋惜的神情,她忽然舉了舉手中的唱片說,&ldo;我就想聽這張。&rdo;
&ldo;這是現代的地方戲,和古老的清商曲可沒什麼關係。&rdo;
她靠近了我,輕輕地說:&ldo;放給我聽。&rdo;
突然,一陣奇怪的風不知道從哪裡鑽進來,掀起了她的長頭髮,被吹亂的發梢還掠到我的臉上,一種又細又涼的感覺。這陣風帶著陰冷的潮濕氣味,吹得大堂頂上懸掛的電燈也不停地搖晃著,白色的燈光在我們的臉上晃來晃去,我看到她的臉在明亮與昏暗之間來回地浮現。她那身白色長裙的裙裾,也在冷風中不停地飄動著,她的雙手抱著肩膀,倒吸著冷氣。
我還是把那張唱片放進了電唱機裡。先仔細看了看唱片的位置,再回憶一下小時候家裡的電唱機是怎麼用的,然後,我把電唱頭小心地放在了唱片的密紋裡。
剎那間,唱片轉動起來。
我和水月都屏住了呼吸,因為就在同時,喇叭裡放出了聲音……
蕭‐‐我立刻就聽出來了,那是洞蕭的聲音,低沉而悠揚。忽然,我想起了關於這種樂器的一個禁忌,大意是說日落之後就不再能吹蕭了,否則那種淒涼的聲音會把鬼給引出來的。
緊接著,就是一個旦角的聲音,先是一個略有起伏的長音,然後就是一陣&ldo;咿咿呀呀&rdo;的唱詞,伴隨洞蕭、笛子和古箏的聲音飄蕩著。
一聽到這個聲音,我的心立刻就盪了起來,彷彿被攥在了這唱曲的女子手中,碎成一片音符。我實在難以用語言來形容她的聲音,總之四個字:攝人心魄。
這些唱詞全都是當地的方言,雖然幾乎一個字都沒聽懂,但在冥冥之中,我似乎能理解這齣曲子的意思。透過那婉轉起伏的音調,抑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