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愛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操,天下可直接定鼎矣。
可憐魯肅操勞一生,卻壓根就帶不動孫權,天知道他在勞心勞力最後因病逝世之時心裡是多麼的絕望,因為他的主公還在想著如何奪回荊州。關羽那句虎女焉能嫁犬子也許罵得一點都沒錯。
魯肅從來都不是一個簡單的人,「吳書」中記載了他真實的一面,最開始評價他為野心勃勃的江淮豪俠和對大漢失去信心的好亂之士。在黃巾亂起初現動亂之相的時候,在曹操還是大漢忠臣試圖匡漢的時候。
十幾歲的魯肅就已經看出大漢沒救了,並開始積極學習劍術騎射,花大價錢招攬豢養輕俠少年,沒事就帶人躲在山裡練習射箭和兵法。家中的長輩得知此事後都不斷的搖頭嘆息,對這個瘋狂敗家的玩意嗤之以鼻並說道,魯氏世衰,乃生此狂兒。
但卻無人意識到,在這個秩序崩壞的漢末亂世之中,如果手中沒有軍事力量,像魯氏這種有錢有糧的豪族,不過是人家砧板上任意宰割的魚肉而已。
周瑜不就是在打劫魯氏的過程中認識魯肅的麼,因為哪有帶著數百人,從兩百里外的居巢縣跑到定遠縣來借糧的,不就是聽聞這裡有大肥羊想來宰一刀。
哪知魯肅在看到周瑜時,笑著指向自家那存糧食的米倉,當場就送給他三千斛,也就是十八噸糧食,要知道周瑜就是帶他那幾百人搬十幾趟也未必能搬完,當場就被其出手之大方所震撼。這樣的土豪又怎麼能錯過,兩人一見如故成了很好的朋友。
自此魯肅名聲大噪,還被聽聞此事的袁術給任命為當地的縣長,可正因為這個無視三互法的荒唐任命,讓其看出此人並不是一個明主,生了離去之心。最後找到機會去投奔同樣離開袁術回老家廬江郡的周瑜去了,也因此陰差陽錯的加入了東吳陣營。
這就是兩人原本的宿命,不過在張良橫插一腳之後,他們的命運已經截然不同,再也不會上孫家那條破船。就在周瑜和魯肅北上的時候,益州的劉焉正在看麒麟軍趙雲親自送過來的信。
原本他躲在這益州正在看熱鬧,為張良在洛陽的精彩表演而拍手叫好,哪知下一刻就被拉著入局,讀完信後嘆了一句。“我劉君郎此生最後悔的事就是去了那趟張家村,認了那小子為侄兒,都躲到這了也不放過我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