圏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北上途中,江朔問郭子儀:“聖人為何會令朔方軍向范陽輸送馬匹?”

郭子儀道:“安祿山壯大東軍只有一個法子,就是誇大東北邊民的威脅,一會兒說奚人造反,一會兒說契丹坐大,藉機向聖人要錢要糧,每年獲得大量糧餉尤嫌不足,這不,又來要人了,安祿山以防備奚人、契丹為託詞修建雄武城,居然奏請聖人向王忠嗣公借兵協助修城,又說河北不產良馬,要借朔方良馬。”

江朔道:“安祿山包藏反志,天下皆知,難道王公不知,怎會應允?”

郭子儀道:“怎會不知?只是聖人現在頗為寵信安祿山,任你朝中大臣說破了嘴,也不減對聖人安賊的信任,王公雖為聖人假子,又剛被授予御史大夫,領朔方、河東兩鎮節使,卻也不敢輕易開罪安賊。聖人下詔之後,王公便令我率兩千兵馬東去范陽支援。”

李珠兒冷哼了一聲,道:“只怕郭軍使你這兩千人馬到了范陽便是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了。”

郭子儀笑道:“珠兒小娘子看來頗瞭解安祿山的為人啊,王公又安能不知?來時他叮囑我,馬可以不要了,人必須帶回去。”

江朔不解道:“都說今上是不世出的聖人,怎地在安祿山這事兒上如此顢頇呢?”

顏真卿插話道:“聖人怎會不知,君王之道在於制衡,聖人之所以要扶持安祿山的東軍,是為了防著西軍一家獨大。”

江朔奇道:“這不是奇哉怪事,為防西軍扶持東軍,但東軍安祿山狼子野心,聖人怎麼又不怕東軍做大呢?”

顏真卿笑道:“西軍河西、隴右丶朔方丶河東四鎮兵力超過二十六萬,這還沒算安西四鎮,而河北本不無番鎮,先天二年才置的幽州節度使,後改為范陽節度使,天寶元年又設了平盧節度使,至今也不過兩鎮,兵力不到十萬。你說聖人防備誰多一些?”

郭子儀道:“河北幽燕之地,人多壯勇,現在幽並九州皆在安祿山治下,他每年都在招兵買馬擴充實力,日久必成大患。”

顏真卿道:“是啊,聖人這些年熱衷於馭下之術,放任朝野內外相鬥,東西兩軍相爭,長遠來看確是後患無窮啊。”

江朔心道,這位顏郎雖然師從張旭學書,但他和張旭這樣的狂逸之士不同,對於天下大勢也看得頗明晰,且胸懷大志,假以時日定會成為朝廷股肱。”他向顏真卿叉手道:“那顏郎你說我們該怎麼辦?”

顏真卿道:“安賊日後必反,既然聖人不信,我們只能自己提前做好準備,廣結志同道合之士,一朝有事便成大唐中流砥柱,定要粉碎安賊陰謀。”

江朔道:“既然如此,為何不趁安賊尚未坐大,將他秘密刺殺,以絕後患?”

李珠兒嗤道:“溯之你說的輕巧,一個尹子奇你就不是對手,更何況安祿山身邊可不只尹子奇這一個高手……”

顏真卿亦道:“一來安祿山現在未反,臆罪而殺人絕非君子所為;二來東北邊陲這兩年確實不太平,殺了安祿山,東北大亂,亦非河北百姓之福。為今之計,忠義之士唯有不斷強固自身,讓安賊不敢作僭越之想。”

郭子儀深以為然,道:“景尊亦以天下蒼生為念,能威服安祿山那是最好不過的了。”

顏真卿道:“安祿山這賊子不僅有野心,也有手段,是否有滲透西軍我不知道,不過朝內官員,朝野賢達他可是結交了不少,溯之,聽你說江湖盟出了個叛徒程昂,攪的天翻地覆;我看這次漕幫三位把頭被擄,怕也不是有間人作內應。”

江朔道:“我明白了,待我這次救出漕幫幾位把頭,定要整頓漕幫和江湖盟,以防安賊操縱江湖。”

顏真卿和郭子儀又說了許多排兵佈陣,守城禦敵的兵法戰策,江朔以趙蕤長短經中所載相應對照,提出的見解居然也頗有見地,顏

武俠修真推薦閱讀 More+
國師不修行

國師不修行

十萬菜團
來到這世界一千年的季平安倦了,他曾踏過山巔,也曾墜落低谷,做過天下第一,歷經紅塵兩世,他以為這人間在自己面前再無秘密可言,只想在大周國師的位子上悄無聲息死去。壽命將盡時卻突然發現,這世界好像哪裡不對勁…………十年後,活出第三世的季平安攜著一紙舉薦信,回到了他一手締造的欽天監,成為了一名小小星官。他決定在夏末初秋的某個夜晚,踏上觀星臺,看清世界的真相。但擺在面前的當務之急是:“入門口訣是什麼來著?
武俠 連載 149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