圏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卻渾如未覺,只覺體內三丹田輪轉如飛,神府清朗,許多年來不得索解之事豁然洞明,他忽然站起高喊道:“快取紙筆來!”

張旭行事特異,眾人常見他如此,早已見怪不怪,李龜年笑道:“張癲又要發癲了。”

小廝趕忙取來筆墨紙硯,卻是賬房用的粗紙散筆,安慶宗上前將那小廝一腳踢了個跟頭,道:“混賬玩意,張長史豈能用這等下賤貨快奉上五色箋,紫毫雞距筆筆。”他身後的少女李珠兒立刻奉上一沓箋紙,和一管毛筆,這箋紙堅滑細膩,染以青、赤、白、黑、黃五色,確是安國寺所造名物。筆則是湘妃竹的身管,筆尖為兔毛紫毫,再用紙將兔毫纏起來,外披羊毫增加蓄墨量,這種筆稱為雞距筆,乃宣州特產名品。

張旭將五色箋在案子上鋪排好,卻將雞距筆扔在一邊,道:“太硬,太硬,不堪用!”只見他打散發髻,握住自己所剩不多的一縷頭髮,將頭髮直接浸在墨中,提將起來將溼發握在手中甩掉了一些墨汁,直接在五色箋上勾勾畫畫寫了起來。

他興之所至,隨手寫了一首南朝庾信的《步虛詞》:

東日九芝蓋,北燭五雲車。

飄颻入倒景,出沒上煙霞。

春泉下玉溜,青鳥向金華。

漢帝看桃核,齊侯問棘花。

應逐上元酒,同來訪蔡家。

這一首詞寫來,縱橫捭闔,已跨過了第一張黃色的箋紙,在藍色箋紙上又寫了三行,張旭卻絲毫不以為意,緊接著後面又寫了一首《步虛詞》,這次寫完卻又跨到白色箋紙上去了,他越寫越是興奮,不禁縱聲狂嘯,手上筆勢不斷,又寫了謝靈運的《王子晉贊》和《四五少年贊》。

張旭的字越寫越是疏闊,最後一張箋紙上只寫了四行而已,再看四章詩一氣呵成,通篇筆畫豐滿,絕無纖弱浮滑之筆。行文跌宕起伏,伏如虎臥,起如龍舞,頓如山峙,挫如泉流,滿紙如雲煙繚繞,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

張旭隨手將沾滿墨汁的頭髮甩倒腦後,也不管黑墨甩了滿身滿手,撫掌大笑道:“成了,成了!我書今成聖矣……”張旭自稱張癲,今日居然自稱成聖,實在是癲狂到了極致!

安慶宗讚道:“張長史下筆如走龍蛇、剛圓遒勁,草聖之名實至名歸,不知這幾張字帖可否賜予慶宗,我實愛之,願以繚綾千匹贈長史。”

雖說張旭手筆人稱片紙值百金,但這千匹繚綾得值二十萬錢,張旭年奉不過三萬錢,實是不少了。

不想張旭擺擺手道:“我要這麼多綾羅做什麼用不如給些箋紙,我書既成還怕以後寫不出來麼這些帖子送與你便了。”

安慶宗大喜過望,對著張旭千恩萬謝,命李珠兒小心將這一摞書帖收起來,四周圍著的人看著眼都直了,這可是無價之寶,莫說張旭說贈予他了,就是真收了一千匹繚綾也是賺了。張旭雖說自己還能寫,只是他號稱張癲,酒醉後做書往往有神來之筆,酒醒後再寫卻是不可重得了。

江朔心想,這安慶宗倒是和他胞弟安慶緒完全不一樣,他此前一直圍著李龜年、張旭轉,還道他有什麼陰謀,現在看來只是雅好書樂,有意要和樂聖、草聖親近罷了,如他的目的是拉攏朝臣就應該討好韋堅這樣的親貴才是,李龜年、張旭名聲雖盛,但並非王公重臣,拉攏他們對安祿山造反可沒什麼助益。

張旭卻道:“昔張癲觀擔負爭道而得其形,又觀公孫大娘舞劍而得其韻,今日溯之助旭內觀而得其氣,形、韻、氣三者皆得,旭之書可謂得道成聖矣……”

眾人聞言一齊稱賀,更有幾人手舞足蹈跳起賀舞來,再看張旭卻向後一仰,躺倒在榻上,立時傳出鼾聲。他今日本已飲了很多酒,方才揮毫潑墨更似用盡了全身的氣力,所耗不亞於武林高手大戰一場,此刻他三十年來的心願得償,志得意

武俠修真推薦閱讀 More+
國師不修行

國師不修行

十萬菜團
來到這世界一千年的季平安倦了,他曾踏過山巔,也曾墜落低谷,做過天下第一,歷經紅塵兩世,他以為這人間在自己面前再無秘密可言,只想在大周國師的位子上悄無聲息死去。壽命將盡時卻突然發現,這世界好像哪裡不對勁…………十年後,活出第三世的季平安攜著一紙舉薦信,回到了他一手締造的欽天監,成為了一名小小星官。他決定在夏末初秋的某個夜晚,踏上觀星臺,看清世界的真相。但擺在面前的當務之急是:“入門口訣是什麼來著?
武俠 連載 149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