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耳的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笑症
[病案]張某,女,42歲,因突發性嘻笑不休三日前來就診。患者於三日前無明顯誘因突然出現陣發性嘻笑,每次發作持續約15至30分鐘,笑止後即感神疲乏力,晝夜發作數次。曾於某醫院就診,給予鎮靜劑注射治療,雖能短暫入睡,但醒後嘻笑症狀復發,未見明顯緩解。來診時,患者正值嘻笑發作,表現為嗤嗤作笑,頸部靜脈怒張,情緒激動,難以自控,且伴有小便失禁的症狀。舌象表現為舌質紅、苔少,脈象細數。
[治則]滋水養陰,寧心安神。
[取穴]大陵、人中施瀉法;列缺、湧泉施平補平瀉法,太溪施補法。5分鐘後笑聲漸減。每隔15分鐘行針一次,三次後笑止。停針一小時,觀察四小時,笑聲未作,方才離去。次日複診,訴昨夜入睡尚安,未見嘻笑。依前法再治療一次遂告愈。
[評析]少陰經統攝心腎二髒,主司水火之平衡。心為君主之官,腎為先天之本,二者相互為用,水火既濟則陰陽調和。若心腎陰液兩虛,少陰經熱化,陰不制陽,心陽獨亢,則易出現"神憚散而不藏"的病機。心神失守,其嘻之志不得潛藏,外洩而為笑聲,此即《內經》所謂"喜笑不休"之證。
在治療方面,列缺、人中以及大陵這三個穴位都屬於關鍵穴位。首先來說說列缺穴吧,它可是手太陰肺經的絡穴呢!不僅如此,它還是大名鼎鼎的四總穴和八脈交會穴中的一員。其功效相當顯著,可以有效地宣洩肺熱,讓肺部的熱毒得以散發出去;還能夠通利咽喉與胸膈部位,使得呼吸順暢無阻,胸部也不再感到憋悶。更重要的是,這個穴位可以清除上焦的燥熱之氣,從而起到安神定魄的作用,讓人心情平靜、思緒安寧。
接下來看看人中穴,此穴隸屬於督脈這條人體重要經脈。它有著獨特的能力,那就是能夠協調腎臟和督脈之間的關係,保持兩者的平衡與和諧。同時,人中穴還擅長清洩體內的陽邪,將那些過於旺盛的陽氣疏導開來,避免它們擾亂心神。透過刺激人中穴,可以寧心定志,使人的精神得到安定,彷彿找到了歸屬一般。
最後要說的是大陵穴了,它乃是手厥陰心包經的原穴哦!原穴通常都是經絡氣血匯聚之處,因此大陵穴具備很強的養心安神之效。當我們的心臟受到驚擾或者情緒波動較大時,按摩或針刺大陵穴就能迅速地讓心靈恢復寧靜。此外,大陵穴對於寬胸和胃也頗有幫助,它就像是一個貼心的小衛士,時刻守護著我們身體內部的舒適與安穩。總之,大陵穴能夠直接對心神進行有效的調節,讓我們始終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此外,湧泉、太溪二穴亦為重要配穴。湧泉為足少陰腎經之井穴,太溪為足少陰腎經之原穴,二者均能滋水養陰,符合"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的治療原則。諸穴相配,既能清心瀉火,又能滋陰潛陽,使水火既濟,陰陽調和,故而能獲良效。
在臨床運用時,需根據患者具體證候靈活配穴。若以心火亢盛為主,可重取列缺、大陵;若以腎陰不足為甚,則當重用湧泉、太溪;若神志不寧明顯,人中穴尤為要穴。針刺手法上,列缺、人中宜用瀉法,大陵、湧泉、太溪宜用補法,以達標本兼治之效。
此治法體現了中醫"治病求本"的原則,透過調節心腎陰陽,使水火既濟,從而達到治療嘻笑不休的目的。臨床實踐證明,此法不僅對單純性嘻笑不休有效,對某些精神情志疾病亦有一定療效,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每日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