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前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作叔,水稻種植除對水和日照的要求比較高外,其他的要求並不是很嚴格,因此更容易種植,不過要使水稻產量高,必須得細作耕種,&rdo;王易保持著從容的神色,對面前三個眼光注視著他的莊內重要人物娓娓說道,&ldo;種稻之前,必須先將稻田的土壤耕翻,使其鬆軟,將所長草覆蓋到下面,這可以用水牛來整地犁田…田地平整好後,然後再育秧,將稻種集中撒在幾塊田地裡,這樣方便管理,也可以減少病蟲害……待秧苗長到一定大小,再起秧播種…,播種後要加強管理…&rdo;王易把如何耕田、平整,浸種育秧、催芽、秧齡掌握,如何播秧、插秧密度、播種時候的田間肥水管理,及秧苗種植後直至收割前的一系列管理措施都細細地講述了一遍。
王作、王近、王復三人一副目瞪口呆的神色,愣愣地看著王易,聽著王易在那時滔滔不絕地講述,直至王易因為話講的太多,口乾舌燥停下來喝茶時候,才稍稍的反應過來。
與王作一樣氣度同樣不凡的王近一臉敬佩的神色看著王易,非常恭敬地說道:&ldo;二公子,您對水稻種植的情況這麼熟悉,講的這麼詳細,真是讓老朽幾個甚是敬佩,這些技術太有用了!二公子所知道的這些,真的是從書上看來的嗎?&rdo;王近並不知道王易的書房中有哪些書,這個從來沒有下過地的二公子,能知道這些是比較讓人難以理解的,唯一的可能只有從書上看來的,別無他處!
&ldo;是的!&rdo;王易點點頭,&ldo;古人有云:書中自有顏……嗯,書是最好的老師,許多知識都可以從書中得來,不過書上所記都是死的,只有在現實中得到實踐過的,才是真理!我不知道這些書上所講的技巧,能否用於現實耕作中!&rdo;
&ldo;二公子說的甚是有理!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種植技巧,讓老朽等受用了!&rdo;王作也點頭表示認同,再問道:&ldo;想必二公子還沒將事兒講完,還請二公子將所有你知道的都告訴老朽幾個!&rdo;
&ldo;好的!&rdo;王易還有不少的東西沒講呢,當下繼續說道:&ldo;可能我們現今所種的水稻,因其生長週期長,不一定能種兩熟,即使兩熟能種,但產量低,也會延誤了冬小麥的種植,因此,種子一定要選好,我聽說南方一些地方在種植的一種名喚&l;占城稻&r;的稻種,這是在交州以南林邑境內廣泛種植的稻種,以林邑境內占城命名,這種水稻成熟週期極短,從種植到收割只需要五十天左右!&rdo;
&ldo;什麼,只需要五十天左右?&rdo;一直認真聽著王易講述的王復大吃一驚,從種植到成熟只要五十天左右,這比現今他們所種的水稻成熟週期至少縮短二十天以上,若是兩熟,那就是一個多月近兩個月了,這幾年一直關注田間作物種植情況的王復來說,當然知道這一兩個月時間的寶貴。
&ldo;是的,占城稻不只生長週期短,而且其產量高、耐旱、又不容易有病蟲害,聽說在交州一帶種植最廣泛的稻種,那裡大部地方一年至少可以種植三熟水稻,&rdo;王易很自信地說道。占城稻的情況他有過一些研究,大概地知道這種在古代種植挺廣泛稻種的生長特性,因此不假思索就說出來了,如今可沒有後世時候易種產量很高的雜交水稻,占城稻這種稻種,應該是如今最適合種植的。
交州就是後世時候越南的首都河內,這個地方如今是屬於大唐的一個州,州治所在地。
據歷史所載,占城稻很早就在南亞一種天氣溫暖的地方種植,但直到北宋時期才被引起到江南一帶,並經朝廷之手大範圍地推廣種植,並帶來了田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