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第1/2頁)
藥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之前我聽說黃夫人生病的訊息,這次來別莊帶了不少藥材,你讓人去尋大夫來,重新給配藥,不拘用什麼名貴藥材,先把人身體養好再說。&rdo;蘇怡安吩咐身邊的大丫頭,青玉領了命令,同黃玉、墨玉她們交代幾句,逕自出門辦事去了。
&ldo;小姐心地仁善,奴婢在這裡先替黃夫人謝過小姐了。&rdo;小丫頭到底年紀小,聽了這等好訊息臉上笑意就止不住了,看起來十分想儘快同人報喜。
蘇怡安笑笑,讓人賞了這丫頭一塊碎銀,讓人回了偏院。
至於偏院裡那位讓她備受重視的人,她不急,等著人上門。
中午午休之後,她在小花廳見到了那位據說上門來拜謝的杜先生。
清瘦的中年文士,穿著一身藍色洗得發白的舊衣裳,雖說此刻託庇於人下,身上那兩分桀驁孤高之氣依然。
故人相見,模樣比從前認識的年輕了些,也精神了些,最重要的是,蘇怡安在杜詡眼睛裡看不到陰鷙與狠毒,整個人雖貧困,卻氣質清朗,不復當年醉生夢死的消沉墮落模樣。
&ldo;在下定州安平縣明月鎮杜家村杜詡,見過蘇小姐。&rdo;杜詡實在是意外這千里迢迢請他們一家三口入京的人是個十來歲的小姑娘,面上驚訝十分明顯。
&ldo;先生先坐吧,有話我們慢慢說。&rdo;蘇怡安讓人去安排茶水點心,自己在茶桌旁坐下。
杜詡猶豫了下,還是依對方所言,坐到了對面,只不過人只沾了一半座位,正襟危坐的模樣像是置身書塾。
蘇怡安給這人泡了茶,正大光明的打量起這位舊日故人。
崔洵禍國奸佞的名聲從來不假,手底下的能人異士也不少,但那麼多受他重用的人裡,他同眼前這位的關係算是最好。
杜詡,一個久居偏遠村鎮,畢生致力於科考入仕的普通文士。
從前蘇怡安所知道的,是這人自認才華橫溢,想要功成名就,身登高位,然而運道不佳,科考屢屢失利,被許多人譏嘲諷笑,不過,這些在他得了崔洵青眼之後就是過眼雲煙了。
在崔洵手底下做事,哪個沒有幾分本事,就算是眾人眼中身無長處的紈絝子浪蕩子,也各有各的用處。
杜詡的出色之處在於,他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毒士,作為謀士,為崔洵出謀劃策,無論是離間也好,還是規勸、投靠、輔佐、獻計等事也罷,手段多變,心思詭譎,堪稱出類拔萃。
記得最初,蘇怡安自己是相當不喜歡這人的,無論是他的心狠手辣也好,還是辦事無所不用其極也罷,總讓人覺得十分危險,尤其是這人極其蔑視道義虛名,行-事堪稱不擇手段,用謀直指人心,她有段日子相當擔心杜詡反水噬主,給崔洵帶來麻煩。
或許是見她一直介懷,崔洵後來同她說了一個故事。
故事裡,一心讀書的清高文士雖家境貧寒,有一個出身粗鄙不通文墨的妻子,但妻子善於持家,一力支援他讀書,自己卻受盡勞累,支撐家門撫養女兒,因而這文士十分感激並愛護妻子。
誰知好景不長,妻子有日出門去鎮上,卻被他那些同樣是讀書人女眷的婦人們恥笑羞辱,還受了傷,回家途中,因為受傷的緣故,不小心出了意外,從而身隕。
文士因為妻子身死之事發了狂,要尋那些人求公道,結果不僅被除了功名,還連累家中女兒,最後弄得父女兩人連夜出逃,落得一個背井離鄉的下場。
故事說完,蘇怡安知道了裡面的文士是誰,因為,經手杜詡的女兒去往江南一事的人正是她。
她一直以為杜詡是個只顧自己的父親,以為他是嫌女兒累贅才要求將人送往江南,誰知道裡面竟還有這番緣故。
再仔細一想平日裡杜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