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嬴政之弟子嬰1聞知胡亥欲殺蒙毅,大驚,連夜入宮,進諫道:&ldo;臣聞故趙王遷殺其良臣李牧而用顏聚,燕王喜陰用荊軻之謀而背秦之約,齊王建殺其故世忠臣而用後勝之議。此三君者,皆各以變古者失其國而殃及其身。今蒙氏,秦之大臣謀士也,而主欲一旦棄去之,臣竊以為不可。臣聞輕慮者不可以治國,獨智者不可以存君。誅殺忠臣而立無節行之人,是內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鬥士之意離也,臣竊以為不可。&rdo;
『1關於子嬰的身份,說法有二:《史記&iddot;李斯列傳》以子嬰為嬴政之弟,《史記&iddot;秦始皇本紀》以子嬰為胡亥之兄子,即嬴政之孫。前說更為合理,今取之。』
胡亥一時語塞,支吾過去。退下之後,私問趙高道:&ldo;叔父發話,我可以不聽嗎?&rdo;
趙高道:&ldo;陛下為君,子嬰為臣。陛下如畏而聽之,則威重不行。&rdo;
堂堂天子,威重不行,那怎麼行?於是胡亥不改初衷,命御史曲宮即日起程。
曲宮抵達代地,對蒙毅宣讀詔書,道:&ldo;先主欲立太子而卿難之。今丞相以卿為不忠,罪及其宗。朕不忍,乃賜卿死,亦甚幸矣。卿其圖之!&rdo;
蒙毅不肯接詔,逐條反駁道:&ldo;以臣不能得先主之意,則臣少事先主,順意因蒙幸,至先主沒世。可謂知意矣。以臣不知太子之能,則太子獨從,周旋天下,去諸公子絕遠,臣無所疑矣。夫先主之舉用太子,數年之積也,臣乃何言之敢諫,何慮之敢謀!非敢飾辭以避死也,為羞累先主之名,願大夫為慮焉,使臣得死情實。且夫順成全者,道之所貴也;刑殺者,道之所卒也。昔者秦穆公殺三良而死,罪百里奚而非其罪也,故立號曰&l;繆&r;;昭襄王殺武安君白起;楚平王殺伍奢;吳王夫差殺伍子胥。此四君者,皆為大失,而天下非之,以其君為不明,以是惡聲狼藉,布於諸侯。故曰&l;用道治者不殺無罪,而罰不加於無辜&r;。唯大夫留心!&rdo;
蒙毅能知嬴政之意,曲宮也能知胡亥之意。胡亥之意,必殺蒙毅,他又何必橫生枝節,吃力不討好地替蒙毅傳達冤屈?曲宮於是道:&ldo;吾但奉詔而行,君侯所言,非吾所當知也。&rdo;遂殺蒙毅於獄中。
【3馴象師的技巧】
在印度的某些地方,當大象還是小象的時候,馴象師就會時常把它拴在一棵小樹樁上。小象想要玩耍,於是使勁掙,可力氣還小,終究不能掙脫。在經過多次失敗的嘗試之後,小象終於放棄,接受了自己被樹樁禁錮的命運。等到小象長成大象,掙脫樹樁對它來說已是輕而易舉,但小時候挫敗的印象是如此強烈,讓它已經形成思維定式,喪失了掙脫的慾望和勇氣。它在沒有再次嘗試的情況下,就想當然地認為,那棵樹樁是它永遠也掙不脫的宿命。
胡亥就是小象,趙高則是馴象師兼木樁。
在胡亥還是個小孩的時候,趙高就已經成了他的私人教師,教育他,寵愛他,堅定地站在他這一邊保護他。在童年胡亥的眼裡,趙高乃是一位明師和強者,是天底下最值得信任和依賴的人。童年的印象如此強烈,以至於當胡亥成了二世皇帝之後,依然對趙高抱著相同的情感。他從不會去想,其實只要他一個命令,就完全可以讓趙高人頭落地。他也從不會去想,現在是趙高需要依賴他,而不是他需要依賴趙高。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