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第1/3頁)
[美]威廉·曼徹斯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果這些聽起來有點像是原始生活,那麼我們還要補充幾句。正如卡羅琳&iddot;伯德所指出的,當時美國社會的某些方面是令人感到愉快的。當然,要有錢才行,但不必很多。每年有五六千元收入,甚至更少一點,就能過今天無法得到的舒適生活了。中產階級的生活環境比現在安靜得多。那時沒有超音速噴氣機的震耳噪音,沒有風動碎石機、強衝力鑽巖機、空氣壓縮機,也沒有鏈鋸;沒有高保真度收音機、磁帶錄音機、錄音擴放裝置;沒有125分貝晶體組,也很少鉚釘槍。人們彼此之間的往來也不那麼多,聯邦調查局只有三百多萬個手指印;社會保險沒有數字代號,全國沒有劃分郵區,自撥長途電話沒有裝上,也沒有信用卡電腦儲存銀行。那時上大學相當容易,1932年只有35萬人考大學。如果你想坐飛機的話,班機很少,但是對旅客們卻招待得很殷勤,因為當時勞力過剩,航空公司可以要求那些持有護士執照的女服務員伺候得特別周到。
你完全用不著預先通知旅館、高階餐館、理髮店或者醫院給你留地方。誰也不擔心汙染問題,因為工廠煙囪根本不冒煙。家庭教師、理髮師、女裝裁縫、音樂教師,甚至內科醫生都會一請就登門服務。如果你在辦公室工作,秘書會每天早上準時上班,絕不隨便跑出去喝咖啡。她們不在辦公室打私人電話,也不因為工作超時就提意見。&ldo;只要有人在工廠門口排長龍等活幹,廠裡工作效率就一定高。&rdo;這是塞繆爾&iddot;英薩爾的說法(他是會這樣說的)。約翰&iddot;肯尼思&iddot;加爾佈雷思則把這條原理說得含蓄些:經濟越衰退,活兒就幹得越出色。
除環境舒適外,用70年代的眼光來看,當時的生活最喜人的是外事。美國不僅不用為國外的危機操心,而且就絕大多數美國人來說,國外好像根本沒發生過什麼事情似的。日本人在中國胡作非為,但是誰有閒工夫去過問它呢?德國舉行了總統競選,84歲的保羅&iddot;馮&iddot;興登堡擊敗了43歲的阿道夫&iddot;希特勒;但是對於他們兩人,美國人同樣不感興趣。在倫敦,威爾斯親王跟一個叫沃利斯&iddot;辛普森夫人的女人談情說愛,不久前她入宮覲見過英王【後來辛普森夫人跟丈夫離婚,和威爾斯親王即後來的愛德華八世結婚。辛普森夫人是平民身份,又屬再嫁人,為英皇室所不許,因此愛德華八世於1936年退位。這件事當時是轟動一時的新聞,引起種種議論。‐‐譯者】,可是這當然不會有什麼結果,因為她是有夫之婦嘛。西貢當時是那麼遠的地方,只能做好萊塢一部電影的背景,片名《紅塵》,由克拉克&iddot;加布林主演,是逃避現實的影片。中東地區比美國中西部地區還要平靜。正如《時代》週刊4月4日所報導的:&ldo;在巴勒斯坦,猶太人是隻佔居民169%的少數民族,沒有任何政治權力。只是十年前國際聯盟委任英國統治該地時,曾經給過猶太人代辦處一些提出參考意見的權利罷了。&rdo;
儘管已經是30年代的第二年了,但是許多日後被認為代表30年代的著名人物當時還沒有出名。溫斯頓&iddot;邱吉爾的名字在書報上出現,只不過因為他是一本反共小冊子《在暴風雨中》的作者。(1932年的其他作家有威廉&iddot;福克納、克里斯多福&iddot;莫利、奧爾德斯&iddot;赫克斯利、約翰&iddot;多斯帕索斯、魯濱遜&iddot;傑弗斯、ts斯特里布林、亨德里克&iddot;威廉&iddot;房龍、詹姆斯&iddot;&iddot;巴里、查爾斯&iddot;諾德霍夫和詹姆斯&iddot;諾曼&iddot;霍爾。)那些出生年月為眾所周知的人‐‐例如喬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