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2章 團隊戰術 (第1/2頁)
山有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萊斯特這個猶太人跟你可不講什麼騎士精神,他是有機會就要多打一,沒有機會,就是創造機會也要多打一。
在他的空戰思維裡,團隊配合才是王道,什麼一對一單挑,不存在的。
而別人不知道,長機僚機的雙機編隊戰術,最早其實就是萊斯特提出的。
在幾次戰鬥中,萊斯特發現自己在俯衝攻擊時,由於機尾的視角盲區,沒有發現已經有其他敵機也在追蹤他。
還得是他觀察力敏銳,在敵機發起攻擊前反應過來,立刻進行翻滾躲避,這才避免了被擊落的命運。
而他的一個隊友就沒有那麼好運了,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被敵機將飛機打成了一團火焰,就連跳傘都沒來得及。
這一情況讓他意識到,需要一種更有效的戰術來應對這種情況。
於是,他就向上級提出,是否能夠組成雙機編隊,兩架飛機有掩護地密切協同作戰?
這個時期飛機做一個新型軍事裝置才剛剛用於戰爭,對於空戰的很多戰術和思想都處於摸索階段,上級自然也很重視他的這個建議,並馬上安排王牌飛行員對這個戰術進行實驗。
於是,德國一戰時期兩個有名的王牌飛行員波爾克與英麥曼合作,共同結成了飛行史上第一對雙機編隊。
他們不僅制訂了一套空中聯絡訊號,以便在彼此的視界盲區提供掩護,還創造並完善了著名的英麥曼迴旋。
這一戰術不僅提高了他們的作戰效率,也為後來的空軍作戰提供了新的思路。
從此,世界各國的空軍都紛紛採用雙機編隊,即長機和僚機之間有攻擊、有掩護地密切協同作戰,這種戰術被稱為長機僚機戰術。
由於這種戰術的最終實驗者和開拓者是波爾克與英麥曼,所以後世將長機僚機戰術的發明人歸於了他們而不是最早提出理論的萊斯特。
而在萊斯特後來升任中隊長後,他不但把長機僚機的戰術運用得爐火純青,而且還發展出了更加講究團隊配合的四機編隊作戰戰術。
只是,由於他猶太人的身份,註定不可能升上更高的官位,指揮更多的飛機作戰。也就沒有辦法檢驗他後來在腦海裡推演完善的大隊級編隊作戰戰術。
但即使如此,萊斯特的中隊雖然並不是一戰中擊落敵機最多的中隊,也不是出現王牌最多的中隊,但卻是擊落戰果最平均,損失也最小的中隊。
在萊斯特擔任中隊長期間,他的中隊共四架飛機,在執行了上百次戰鬥任務後,僅僅被擊落過2個架次,而他們則是總共擊落了超過二十五架敵人的飛機,擊傷的更是不計其數。
而中隊裡幾乎每個飛行員的戰績都在5架左右,每個人成績都不算非常突出也很平均,但是整個中隊的擊落擊傷總數卻是在德國空軍中排得上優秀中隊的行列。
關鍵是,他們中隊的飛行員在戰爭期間沒有一個犧牲,都活到了戰爭結束。
所以,萊斯特中隊也被德國同行們稱為“好運中隊”。
當然,只有對空戰已經有所瞭解,並對一戰的空戰戰術進行了深入研究的王成明,才知道這個好運中隊可不是真的靠什麼好運。
而是他們有一個了不起的中隊長,一個對團隊配合理解很深,並圍繞這個思路發明了一系列的團隊協同戰術的指揮高手,才能讓他們這個個體實力不算突出的中隊打出了驕人的戰績。
而王成明更是知道,自己表哥打造的空軍大隊,很難培養出有獨特個性和風格的王牌飛行員(當然他認為自己是個另類),基本上大多數飛行員都是如張傑這種按部就班,靠時間和努力一步一步走出來的,當然就不能走尖子王牌的路線。
這倒也不是王成明看不起張傑啥的,畢竟在剛加入傭兵團的新兵時期,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