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第1/3頁)
吳強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總之,關於李自成逃出北京城後的生死問題一直以來是個謎團,它吸引著眾多的專家和李自成研究的愛好者的注意力,各種說法爭論不休,莫衷一是。
自號奉天奉天玉和尚身份之謎
關於李自成兵敗後的下落,三百年來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成為一段歷史懸疑。在眾多說法中,有一說就是李自成兵敗後在湖南石門夾山出家當了和尚。特別是隨著一些考古工作的展開,在夾山發現了奉天玉和尚墓葬骨灰、磚刻《塔銘》以及《梅花百韻》木刻版,關於奉天玉和尚的身份問題一時之間成為爭論的焦點。奉天玉和尚真的就是李自成嗎?
李自成禪隱夾山,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的說法早在清朝就已經出現,最早提出這一觀點的是何璘。何璘是河北宛平人,曾任澧州知州。何璘任職時期得知澧水流域廣為流傳著李自成禪隱夾山的說法,引起了他的興趣,於是決定進行實地考察。何璘利用自己澧州知州的身份優勢,在當地進行了全面的調查。何璘在考證的過程中,見到一位曾服侍過奉天玉和尚的老僧。據這位老僧介紹,奉天玉和尚是順治初年來寺的,說話是陝西口音,並取出其畫像,畫像中人&ldo;肖似史書所記李自成的模樣&rdo;。透過詢問老僧,察看畫像,並輔以考訂史跡,最終何璘得出李自成禪隱夾山的結論,並在地方誌中寫了《書李自成傳後》一文,介紹了奉天玉和尚的情況,指出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從此這一說法開始廣為流傳。到了清末民初,著名學者章太炎也到澧州採集了大量傳說,還考證出李自成在夾山時留有《梅花百韻》,其中一首《東閣梅》有&ldo;金鞍玉鐙馬如龍&rdo;、&ldo;徐聽三公話政猷&rdo;之句,認為口氣完全像是帝王所作,與普通和尚迥然不同。章太炎的研究也使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的觀點為更多的人所認同。
而考古發現似乎也印證了奉天玉和尚與李自成的關係。從澧州發現的奉天玉和尚墓地中,不僅出土了奉天玉和尚的骨灰,更重要的是從中出土的符碑,與李自成老家陝西米脂縣地方傳統的隨葬符碑內容十分相近,而這種符碑在石門當地其他墓葬中沒有發現過。在夾山附近還出土了&ldo;永昌通寶&rdo;銅幣、刻有&ldo;永昌元年&rdo;字樣的竹製扇骨、銅製燻爐等。&ldo;永昌&rdo;是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時的年號。更引起人們注意的,是一個鑄有隸書陽文&ldo;西安王&rdo;字樣的銅製馬鈴。這和陝西米脂縣出土的、上面鑄有&ldo;自成王&rdo;字樣的馬鈴,形制相同,字樣一樣,花紋相似。隨這些文物出土的還有三塊石碑:奉天玉弟子野拂立的&ldo;奉天玉&rdo;斷碑、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楊彝子寫的《重修夾山靈泉禪院功德碑記》和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通州知州王大猷撰的《重修夾山靈泉寺碑誌》,這都與何璘所述相印證,似乎在顯示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透過考證,有人認為野拂即是李自成的侄子李過。從奉天玉和尚的法號也可窺見一斑:他的法號是&ldo;奉天玉&rdo;,而李自成曾自稱為&ldo;奉天倡義大元帥&rdo;,&ldo;奉天玉&rdo;可能隱含&ldo;奉天王&rdo;之意。有的學者還進一步分析,李自成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實現聯合其他武裝力量來抗清的夙願。當時,對於李自成等人而言,與明王朝的矛盾已降為次要矛盾,而與清統治者的矛盾成為主要矛盾,因此要和其他力量進行聯合,但李自成考慮到曾與其他力量之間有著種種恩怨,於是想出一個變通的方法,即由高氏和李過出面,來完成與何騰蛟的聯合,共圖抗清大業。
李自成陳列館
但也有很多人持反對意見,認為奉天玉和尚根本不是李自成。他們從何璘的觀點以及夾山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