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第1/2頁)
吳強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胡惟庸死後,此案並沒有因此結束,反而愈演愈烈,其罪狀逐步升級。洪武二十三年,即胡惟庸被殺十年之後,罪狀又升級為&ldo;通倭通虜&rdo;的&ldo;謀反&rdo;罪,說他勾結明朝的死敵蒙古和日本,這可是罪大惡極、十惡不赦的大罪名。這個案子牽涉到許多朝廷重臣,就連已經告老還鄉的第一任左丞相李善長也被家中惡奴告發,說看到李善長和胡惟庸在一起密談謀反大計,具體的談話內容沒聽著,只見胡惟庸說話,李善長點頭,表示贊同。於是這位在朱元璋打天下時一直跟隨身邊,為其出謀劃策,被朱元璋贊為&ldo;蕭何&rdo;的近八十高齡的李善長也難逃劫難,被賜死。除朱元璋的親生女兒臨安公主的丈夫(李善長的長子李祺)及他們的兩個兒子外,李氏一家男女老少七十餘口,被滿門抄斬。
為進一步加大打擊力度,朱元璋還特地頒布《昭示奸黨錄》,凡是他心存疑慮的大臣都被加上&ldo;胡黨&rdo;的罪名,被處死抄家。據記載,因胡惟庸案&ldo;連及坐誅者三萬餘人&rdo;,並&ldo;株連蔓引,迄數年未靖&rdo;。胡惟庸被殺後,朱元璋進罷丞相,革中書省,並嚴格規定嗣後不得再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說立者,處以重刑。丞相廢除後,其事由六部分理,直接歸皇帝統領,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秦漢以來實行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至此被廢除,中央集權得到進一步加強。
對於胡惟庸到底有無謀反之心,歷史上很有爭議。明朝史學家鄭曉、王世貞等皆持否定態度,認為朱元璋是想借胡案來肅清開國功臣。事實上因&ldo;胡黨&rdo;而受株連致死或已死而追奪爵位的開國功臣有李善長、南雄侯趙庸、滎陽侯鄭遇春、永嘉侯朱亮祖等一公、二十一侯。另一個讓人對胡惟庸謀反說心存疑惑的地方,是朱元璋對告發胡惟庸謀反的御史中丞塗節的處理。按理說塗節告發胡惟庸謀反,自然應該是有功勞的,即使不封賞也不應該降罪,但朱元璋在誅殺胡惟庸後不久就將塗節處死,理由竟然是塗節告發太遲,讓人不由懷疑是否有殺人滅口之嫌。
胡惟庸案才稍稍平息,那些倖免於難的功臣們剛剛鬆了一口氣,朱元璋又興藍玉大獄。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三十八歲的皇太子朱標一病身亡,這對於已進入花甲之年的朱元璋來說,不啻當頭一擊。他在反覆斟酌之後,最後選定了年僅十六歲的皇太孫朱允炆作為接班人。畢竟朱允炆還是年幼無知的孩子,朱元璋擔心皇太孫勢孤力單,自己一手建立的大明王朝會落入他人之手,便下定決心再進行一次大清洗,把剩餘功臣宿將收拾殆盡,他首先對大將藍玉下刀。
藍玉是開平王常遇春的妻弟,素以英勇善戰而得重用,數次統兵出征,立有大功,洪武二十年升為大將軍。由於戰功顯赫,藍玉被朱元璋喻為大破匈奴的漢代名將衛青和唐代名將李靖,並封他為涼國公。藍玉遂因此日益驕傲起來,侵佔民田,鞭打來執行公務的御史,廣蓄莊奴,仗勢欺人。雖然藍玉為朱家天下出生入死,立下汗馬功勞,但看到朱元璋京城內大開殺戒,心中也感到非常懼怕。他說:&ldo;本朝官員,哪個有始終?&rdo;果不其然,災難終於降臨到了自己的頭來。
洪武二十六年,錦衣衛指揮蔣獻誣告藍玉&ldo;謀反&rdo;。在嚴刑拷打之下,藍玉不得已承認與景川侯曹震、鶴慶侯張翼、吏部尚書詹徽等人,企圖趁朱元璋出宮舉行&ldo;藉田&rdo;儀式時,發動兵變,結果藍玉等人被處以極刑。藍玉案雖然只持續兩個多月,但連坐被族誅的人達一萬五千人,其中不少是軍中勇猛剛強之將。為了使這一屠殺名正言順,避免引起群臣激憤,朱元璋特地下手詔,頒布了《逆臣錄》,向天下詔告叛逆之臣的罪名。然而有人提出,從保留下來的《逆臣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