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鹿鳴宴 (第1/2頁)
茱家茉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鹿鳴宴始於唐代,宴上“設賓主、陳俎豆、備管絃、牲用少牢,歌鹿鳴之詩”,鹿鳴宴之名便是來源於此。
鹿鳴宴於鄉試放榜後舉辦。參加鹿鳴宴計程車子便是今科中榜士子,考官們都會一同參加。
不僅如此,基本本地的官員等都會參加,不僅可以加深大家的認識機會,再來也是積蓄一定的人脈關係,須知這些可是大明朝官員的儲備人才,誰知哪一天誰就一飛沖天了呢。
再說,考官和士子還存在一定的師生關係,雖說不是真正的師生,但是面子情總是要有的,誰不希望多出幾個年輕有為的弟子呢?這以後也是一定的文教功績 啊。
林開雲和四叔到了衙門,遞了帖子之後,便被差役引入一間院子,舉子們按中式時的排名依次而坐,林開雲便坐在了賓客席的首座,當然林四叔坐在最末。官們則以主考黃同為首坐在了高位。
當然中間還留有其他位置。估計就是留個知府大人、學正等的,說起來,這到成都府快一個月了,都還未和任學正聯絡過,實在是聯絡無門啊,不過自己中榜的訊息他肯定是早就知道的。
等著諸位大人到齊後。
眾多舉人先拜主考官,再拜知府、學正等官員,待諸位大人勉勵之後,堂中便熱鬧了起來,舉人們端起酒杯與同年們互相敬酒,林開雲年幼可不能喝酒,都是以茶待酒,在今日的場合上也沒有不顧臉面灌酒的。
知府大人作為目前最大的官員,開口道:“林四元這般年紀,當真是不枉少年、意氣風發啊。”
林四叔等士子也看著林開雲發笑,林開雲年幼卻寫得一手老練的文章,平日裡雖說面嫩,但是為人處世可沒有指責的地方,這段日子參加的文會也沒有聽聞少年得志、驕傲自滿之類的,可見其人情世故很是有一套。不過這是不能喝酒同眾人一起喝一場,到是顯示出來了,他如今還是個毛頭小子呢。
今科眾多舉子中,年齡比其大上兩輪的有,就連滿頭白髮的都有幾位,與他們相比當真是不枉少年。
眾人漸漸熟悉起來後,才發現,別看林開雲話不多,就是坐在那裡也不敢讓人忽視,舉子們在一起,談論的自然是文章,而他從不主動參與,但是隻要問到他,總是有理有據的說上幾句。
再說,在場眾人能在三千多士子中獲得考官青睞,才學自是不必說的,但是能得諸多官員另眼相看卻少之又少。
就說那林開雲,看著諸位大人不停問他問題,就知道他得了青睞。嫉妒嗎?眼紅嗎?那是肯定的,但是要讀記恨那確實沒有的。
放榜時,不管是中榜還是未中榜的學子有不少都是不滿,他們心中很是疑惑,一個12歲的半大小子何德何能能夠高居榜首。
雖說知道他是小三元,大家也知道他有才,但是院試能和鄉試一樣嗎?不知有多少人在鄉試上耗費多少年依然榜上無名, 但在看過他的卷子文章後,他們心服口服了。
若不是他的年紀,眾人也不會那麼質疑。
此前不少人與林開雲一同交流過文章心得,他不僅沒有解元郎的傲氣,待人始終彬彬有禮,而且相互探討時極注意分寸,不僅將自己的觀點丟擲,還會引領自己的觀點,相互佐證,與他交談時真是令人如沐春風,根本不會顯得咄咄逼人。尤其是算學,一番交流下下來真是受益匪淺。
就這樣的人確實生不起記恨之心,張子成也是如此,少時便有神童稱謂,在他眼裡可看不到幾人,同窗之中跟得上他的人可以說沒有,府試被他奪了首位,只以為其是算學全對的原因,但之後與其相交時,林開雲不僅能說出他心中所想,更能理解他的想法,連算學也是大不如他。
主考官黃同看著這一幕,笑道:“樂在兄覺得林解元為人如何?”
任自中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