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織網 (第1/2頁)
叼著貓的老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繩子製作出來以後,製作網就相對簡單多了。
幾天後在獲得了大量繩子之後,他讓那些參與制作繩子的族人和他一起來製作漁網,他用繩子每隔5厘米寬捆紮一個結,然後製造出一個直徑5厘米的網眼。
本來他想把網間的距離控制到2厘米,但是部落族人那慘不忍睹的制繩水平,讓他不得不放棄。
族人們製作的繩子粗糙,鬆散,韌性不足。為了增加韌性,他只能將這些繩子再次搓一遍,並加倍變粗。
用這些粗大的榆樹繩要編織成直徑兩厘米的繩網,簡直是讓一個大漢拿繡花針繡花,太折磨人了,他最終只得放棄。
經過2天加一個上午的了編織他終於做成了一個長5米寬3米的漁網。雖然網眼之間的距離不是很均衡但是總體來說還算是過關。
至於女族人們編織出來的漁網,那就有些讓人不敢直視了。
雖然他們也在極力的模仿陸子龍,跟著陸子龍一步一步的來操作,雖然是女性,他們的手掌卻比陸子龍還要粗糙。
另外她們也沒有明確的長度的概念,對距離的掌握很差,造成網眼之間的距離有大有小,參差不齊。
看的陸子龍無奈的苦笑。其實編織網是一個很精細的活,除了靈巧的雙手,需要有耐心。
陸子龍知道她們已經盡力了。他將族人們那些不合格的漁網尤其是較大的漁網中間,又用繩子補織了一下,讓這些魚網可以能夠使用。
加上族人們製作的4張網,陸子龍得到了5張可以用的漁網。在大家制作繩和網的期間,他找來陸大石,讓他們又去扒了很多的榆樹皮,有了這些原料,部落就可以源源不斷的製作繩子了。
在製作好幾張網後,陸子龍挑選出20幾名搓繩子和織網水平較高的女族人,繼續製作繩子和編織網。他自己將晾曬在洞口的柳條帶入山洞,編織揹簍。
製作揹簍最好原材料應當是竹子,可是北方不太適宜竹子的生存,因此北方很少有竹製的揹簍。
更多的是使用粗獷的籮筐。他先從揹簍的底部編起,這叫打底,首先選出5根粗壯的柳條並列的放在一起,用另外5根柳條垂直放在這5個柳條上面,如此以並排的5根柳條為一組,再壓上兩組。
使得柳條組之間呈45度角,然後用細柳條,按照挑一壓一方式編,橫條穿過縱條,有次序地推進圍繞在柳條組之間,慢慢的一個揹簍的底部初見雛形。
打好底部,開始縱向編織揹簍身部,仍以挑一壓一的方式將柳條彎起向上,縱向繼續新增柳條,進行為圍匡。
並以此推進。從盤底到銷口每織三五圈他都要用力地拉緊壓實,不留一點縫隙。
如果按壓不到位或用力不一致,編的揹簍可能出現凸凸凹凹,直接影響背在背上的舒適感,也不耐用。
直到四面全部圍起形成揹簍的柱形,編織了近 50厘米後,就開始收口,然後把多餘部分用匕首割掉,最後穿上兩根粗大的榆皮繩,做成揹帶,揹簍終於製作完成。
他背上揹簍試了一下,還不錯,揹著還算舒服,然後他又根據族人的身體高度,將揹帶調整到了適合族人們的長度。一個揹簍製作完成。
正好這時候有許多成年女性從外面採集食物回來,她們這次帶回來的還是那些酸澀的小桃子,還有一些不知名的根塊。
於是他把族人們採集回來的果子,根塊,倒入到揹簍中。這一個小小的揹簍居然裝下了10個族人用獸皮帶回的果子和根塊。
他嘗試著背了一下,揹著還算合身,重量也在揹簍的承受範圍內。
他交給一個女族人讓她試著背了一下,這女族人的眼睛立刻就亮了起來,她沒有想到這麼一個小小的揹簍居然能裝這麼多東西,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