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第1/3頁)
孫炳輝、鄭寅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界的不可侵犯性,其中包括作為德波邊界的奧得‐尼斯河邊界線,蘇聯方面 保證不反對德國透過和平手段完成重新統一。同年 12 月,勃蘭特訪問波蘭, 簽訂兩國友好合作條約,雙方保證尊重彼此領土完整並透過和平手段解決一 切分歧,德方再次承認奧得‐尼斯河邊界線。訪問波蘭期間,勃蘭特在華沙 猶太人區紀念碑前親自下跪,表示民族懺悔,該舉動對改善聯邦德國與東歐 各國的關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後,聯邦德國先後同捷克斯洛伐克、匈牙 利、保加利亞、波蘭等國建立了外交關係。從 1970 年 3 月起,勃蘭特多次與 民主德國政府舉行會晤,1972 年 12 月,兩個德國簽訂&ldo;基礎條約&rdo;,雙方 同意&ldo;將只用和平手段解決它們的爭端,並且將放棄用武力相威脅或使用武 力&rdo;,同意&ldo;在平等的基礎上發展相互之間的正常睦鄰關係。&rdo;
由於勃蘭特政府在內政改革上成效較小,國內出現了通貨膨脹、失業率 上升和大學生動亂等問題。在外交事務上,國內一部分人對&ldo;新東方政策&rdo; 也表示懷疑,認為該政策給予東方國家的讓步太多,卻得不到任何實際的回 報。他們反對勃蘭特向華沙猶太人區紀念碑下跪的做法,認為這種外交方式 過於&ldo;感情用事&rdo;。1974 年春,勃蘭特的隨從記者紀堯姆被發現是民主德國 的間諜,勃蘭特被迫辭去總理職務。由於社民黨在 1972 年秋的大選中獲得大 勝,所得票數在戰後第一次超過了基民盟‐基社盟,故仍由社民黨人赫爾穆 特&iddot;施密特擔任總理。
在施密特政府執政期間,聯邦德國比之西歐其它主要國家都要順利地度
過了 1974‐1975 年經濟危機。在 1976 年和 1980 年兩次大選中,社民黨和自 民黨連續獲勝。但由於自民黨和社民黨政見不合,突然轉向和基民盟‐基社 盟聯合,1982 年 10 月向議會提出對社民黨內閣的不信任案。1983 年 3 月, 舉行聯邦大選,基民盟‐基社盟在大選中得票 488,社民黨得票 382,自 民黨得票 7。基民盟成員赫爾穆特&iddot;科爾同自民黨人組成聯合政府執政。科 爾政府重新推行&ldo;社會市場經濟&rdo;模式,調整經濟政策,緊縮財政開支,控 制通貨膨脹,外交上立足西方聯盟,但又堅決維護自身的經濟和安全利益, 同時積極謀求對蘇緩和。在科爾政府執政時期,聯邦德國的經濟走出谷底, 連續 4 年保持穩定增長(1983‐1986 年分別增長 13、26、24和 25), 通貨膨脹率從 1982 年的 55下降到 1986 年的-05,預算赤字由 1982 年佔 國民生產總值的 43減少到 1986 年的不足 2,使馬克成為西方最堅挺的貨 幣之一。
1986 年底,聯邦德國再次舉行大選。結果基民盟‐基社盟得票 443,
社民黨得票 37,自民黨得票 91。以科爾為首的執政聯盟以 534的絕對 多數擊敗最大的反對黨社民黨而繼續執政,科爾連任聯邦總理。
經濟發展概述
戰前,德國西部地區相對東部地區而言,工業比較發達,全德 78的礦 山、84的冶金、鑄造產品出自西部地區。然而,由於二戰的破壞,德國許多 城市成了廢墟,約 30‐40的工廠不能開工,工業生產值直線下降,1946 年 西佔區工業生產只及 1938 年的 229。為了恢復經濟,穩定社會秩序,聯邦 德國成立後,推行&ldo;社會市場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