蘸辣醬的薯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錢之後,下一步擴軍計劃的經費有著落了,陳正就開始考慮怎麼治理他的地盤。
現在陳正總共控制著兩個縣城,人口都不算多,而且土地大多比較貧瘠。而即使在這麼窮的地方,明朝政府依然維持著鉅額的賦稅。
比如延川縣,每年百姓需要交的賦稅高達十七種!除了最基本都人頭稅,還有糧稅,宗親稅,財產稅……而且因為官府機能低效,根本沒有人去監督縣令,所以縣令可以隨時編個理由再收一波稅。
至於鄉下,農民的賦稅就少了一些,也就不過十三種而已。整個延川縣在這麼多年裡向上呈交的稅款寥寥無幾,但百姓卻被重稅壓的掏不起頭來。
而且明朝實行的是士紳免地稅稅的政策,導致明朝最有錢的那一批人過得相當瀟灑。而老爺不納的稅需要有人交,所以就只能以窮民待之了。
而且陳正好發現,延川縣縣城裡登記在冊的戶籍完全不對,很多地方只有一兩戶人家,但卻登記著有十幾戶。這也就代表這一兩戶人家需要交這十幾戶人家的稅,能活下來真是奇蹟。
於是在陝北,一般都是留者輸去者之糧,生者承死者之役。如此行徑,想要陝西安穩簡直痴人說夢。
最開始控制延川縣的時候,陳正根本沒有心思去處理這些事情,一門心思在練兵抵禦朝廷上。於是當時陳正就直接免除了市民所有的徭役和賦稅,只留下人頭稅。
現在外部壓力稍微緩解了,陳正就必須想辦法處理內務了。對於內政,陳正必須謹慎小心,稍有不慎他這脆弱的地盤就要崩了。
不過陳正想改良內務首先得先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由誰來當官?
這兩個地方之前的官吏都被陳正砍的差不多了,也就延川縣縣丞還留著,不過陳正信不過他。如果陳正想整頓一下縣城,那肯定得需要有人來當官。
畢竟你讓一群打仗還打不明白的將領去當官,多少有些大可不必了。
但想找人當官,陳正就得尋找會識文斷字的讀書人,最好是可以直接效忠於他的落魄書生。
“嗯……對了,我記得好像之前從難民裡帶回來一些人來著?正好去問問他們。”陳正想起行軍時,從流民裡面帶回來一些有一技之長的人。
正好從那裡面看看,有沒有可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