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早朝 (第1/2頁)
紅糖粽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魏與前朝不同,自建朝起,太祖便定下規矩,特命翰林院編修一同上朝,如實記錄早朝君臣所言之事。
翰林院編修主要負責修撰國史,實錄以及起草詔書,非進士一甲而不得授,上朝時不得出聲,只管記錄。
太祖認為,前史利於後世之鑑,往昔各朝之事,大同小異,今朝實錄時記,對比鑑之,方能及時修正,以保大魏盛世永存。
今日隨朝實錄的正是翰林院編修王靖風。
他安安靜靜地坐在角落裡,身前放著大約三尺長的小桌案,上頭放著筆墨紙硯。
望著一個個走入大殿在自己位置上站定的大人們,他悄悄地翻了一個白眼,心中大嘆無趣。
正閒的發慌之時,瞧著最後走進來的人,他眼睛忽然一亮,暗道:今日恐怕有樂子看了。
時辰一到,鳴梢三聲後,眾臣跪迎。
身著明黃色龍袍的天子在上頭的龍椅上端正坐下,身邊立著大太監吳安德。
永慶帝目光犀利的朝下頭掃了一圈,視線落在董文川身上時,停了一下,雖神色不變,但伺候了多少年的吳安德立馬感受到了天子陡然升起的怒意。
他心裡哀嚎,這位董大人要出什麼么蛾子,不曉得龍椅上的這位近些年來愈發的難伺候了?
吳安德睃了一眼角落裡已經低頭提筆的王靖風,見那筆桿晃動,心裡更是犯愁。
許是到了年紀,永慶帝抓著權利不放的同時,格外看重自己的名聲,想要在史書上留下個賢名。
偏這幾年,天災人禍連趟的往外冒,永慶帝最擔心的便是有人會將這些和天子不賢明扯到一塊,到時後有那不長眼的該讓他下什麼罪己詔,已評天怒。
是以朝堂上,除了歌功頌德的好事,其餘之事皆是上了摺子留到下朝後處理。
吳安德只盼著這位董大人是個懂事的,莫要去給自己招惹麻煩,到時候再牽連了別人。
然而事實卻是越怕什麼便越來什麼。
“臣有本奏!”高亢的聲音陡然炸響,吳安德順著聲音看去,額角猛地一跳,就見那位蓄著美髯的丁御史出列,站在了大殿中央。
慢了一步的董文川望著丁御史,半隻腳跨在外頭,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猶豫片刻,他磨了磨牙,下定決心:“臣亦有本奏!”
眾人身形不動,僅用餘光去瞥了那二人一眼,又偷偷去窺探上頭永慶帝的臉色,只見這位帝王雖嘴角上揚,但那眯起的眼睛看下來的目光已逐漸發冷。
眾臣看的一驚,心頭髮顫,趕緊垂頭,目不斜視,老老實實地的裝起了鵪鶉,只留一雙耳朵支稜著聽熱鬧。
王靖風仗著自己的職責,手中筆忙個不停,甚至趁著無人說話之際,另抽出一張紙,準備畫一幅早朝君臣“相宜”圖。
反正他的職責在於實錄,這有字又有畫才是“實”嘛,任誰也不能說他有錯。
“董卿要奏什麼?”永慶帝冷笑道。
聽到先問了他,董文川心下一鬆,垂眸重新擺出那副受了委屈的表情,“噗通”一聲,跪到地上:“求陛下給臣做主,臣讓人打了!”
永慶帝望著唱唸做打的董文川,放在腿上的手指輕點膝蓋,甚是配合地問道:“哦?何人敢打朕的吏部尚書?”
聽得這一聲拉長的“哦”,吳安德站的愈發板正恭敬。
董文川心頭一喜,抹了把臉,彷彿擦淚一般,哭嚎道:“不是旁人,正是那寧遠伯……昨夜衝到臣的府門前,當眾把臣痛打了一頓,在場有許多人為證……求陛下給臣做主!”說著,董文川跪伏在地。
話音一落,立刻有人出列:“陛下,寧遠伯素有紈絝之名,常於京中走馬逗鳥,不務正業……此次又公然毆打朝廷大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