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黑的靈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臨江郡郡守名喚周崇碩,是臨江郡大族周氏的讀書後生,少時有文采,被舉賢任濯水鎮縣丞。長到二十八歲上,逢三州之亂,中州與南州和西州兩州同時開戰,他投身軍旅,後三州停戰,周崇碩因賢才且有軍功,被升任為臨江郡長史。至此之後,重武輕文,頗會治軍,兩年前升任臨江太守。 此刻,周郡守與心腹門客李瓊、郡丞張弛在書房議事。周郡守此人門客眾多,幕府充盈,但唯有李瓊跟隨他多年,且分析局勢、整理政務別有心裁,料事每每必中,因此為門客之首。張弛孤兒出身,被周崇碩早年從人販處買下,養育培養,常年侍奉左右,鞍前馬後,忠誠無二,以為副手。周郡守有緊要的事,往往單獨與兩人私議。 周郡守面色沉沉:“中州君今日突然賜升我廷尉一職,責令我與中州君四子寧王武承司交接臨江郡守事務後,即刻赴京履職。李先生對此事,如何看啊?” 李瓊也是皺眉:“中州君這一舉動,對您是明升暗降,應該是已經起了猜疑之心。” 一句就說中了周郡守的心事,但他不免要聽聽理由:“廷尉位列九卿。李先生,如何卻說是明升暗降呢?” “郡守您自領臨江郡事務兩年來,臨江郡貿易繁榮,軍兵擴大,百姓擁護。無論財力軍力,臨江都已成長為中州首郡。這時將您調離,是恐您根基穩固了,臨江郡只聽郡守的,而不聽中州君的。那廷尉一職,雖位列九卿,但在神都貴胄聚集之地掌管司法審判,卻實為九卿之中最難處理的官職,如若您秉公處理,不免得罪一眾貴人,如果您多顧情面,又難免被清流詬病,處理不當更會兩面得罪。中州君是先脫去您的羽翼,又送到火上去烤啊。” 張弛才反應過來,微微點頭,焦慮的望向周崇碩。 “李先生說的是,我當時領旨時心中既已經驚悸不安。可君命難違,我應該如何行事?” “臨江郡財庫充實,軍隊盛大,民心歸附,是周郡守您立身起事的根基,當務之急,是臨江郡的實際掌握權,萬不能丟失。” “那寧王后日即到,交接已迫在眉睫,又如何能不丟失?” 確實,臨江郡未來掌握權的爭奪,一來在己方,一來在寧王方,但李瓊對寧王知之不深:“依郡守之見,與寧王應如何處之?” 周崇碩其實心裡已有打算,此時對兩人交代到:“寧王母家丁氏一族門庭興旺,寧王好讀書,人爽朗,素有賢名。可是,寧王卻因此遭太子忌憚,處處掣肘,以王子之貴,竟只任了個宗正寺少卿的閒職。本次升任我為廷尉,中州君本來未定接掌臨江郡之人,但寧王向中州君三次自薦,方求得外調。” 李瓊沉吟:“那如若如此,寧王對臨江的軍政,應有必奪之心。” 張弛著急了:“兄弟們打拼多年的基業,總不能拱手讓人吧?” 周崇碩卻不急,他故意頓了頓,給李張二人留了些思考的空隙,才說道:“這寧王也有弱點,他自負無大謀,尤不擅長軍務,本身沒有人員班底。想必,他來臨江,所能做的只能是大肆籠絡本地官員,為其所用。” 張弛氣憤的說:“臨江郡都是郡守的人,不可能變節。” 李瓊略知其味:“哦?那郡守的意思是……我們假意奉迎,而傀儡操縱之?既能實際掌握臨江郡,又能消解中州君的猜忌,他日還可以他驅動丁氏為助?” 周崇碩高興執手說:“先生知我也。此事非長智徐謀不能圖,我欲將此事託付先生,郡丞張弛從旁相助,都尉、長史、功曹、主簿及一眾屬吏軍士皆聽先生調令,先生意下如何?” 這是以臨江郡全部家底和盤相托了,李瓊熱淚盈眶,當即躬身:“布衣不才,惟明公任之信之,敢不效死。臨江上下均俯伏聽郡守之命,任驅馳如手腳,此事必成。” 周崇碩:“如無先生之謀,縱有半國之材,擁半國之兵,也是無用!我賴先生十年,從無猜忌,先生大可放手為之。” “感伯樂之恩,絕不相負。” 兩人惺惺相惜。 周崇碩從懷中掏出一個冊子,交給李瓊:“這是京中舊友整理的寧王記錄,先生收好。” 李瓊翻看,武承司的喜好、產業

武俠修真推薦閱讀 More+
國師不修行

國師不修行

十萬菜團
來到這世界一千年的季平安倦了,他曾踏過山巔,也曾墜落低谷,做過天下第一,歷經紅塵兩世,他以為這人間在自己面前再無秘密可言,只想在大周國師的位子上悄無聲息死去。壽命將盡時卻突然發現,這世界好像哪裡不對勁…………十年後,活出第三世的季平安攜著一紙舉薦信,回到了他一手締造的欽天監,成為了一名小小星官。他決定在夏末初秋的某個夜晚,踏上觀星臺,看清世界的真相。但擺在面前的當務之急是:“入門口訣是什麼來著?
武俠 連載 149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