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金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曹孟德原來傾向於張遼的主張,興師動眾兩次北征,如果還不能定河北,勢必影響軍心士氣,讓世人譏笑,曹孟德是基於這一點認識的。但郭嘉的分析使他馬上摒棄了先前的意向。
於是,曹孟德決定撤軍回許都,只留賈詡鎮守這次北征看得見的勝利果實‐‐‐黎陽城。
回到許都以後,曹孟德突然想起一件在心裡藏了很久很久的事。他叫人將河東郡史賈逵叫到身邊,向他打聽河東郡的一個人。
&ldo;你在河東任職期間,知道有一個名叫蔡琰的才女嗎?&rdo;
賈逵想了很久,才說道:&ldo;我任職的時候聽說河東平陽縣有一個才女,不過已經被胡人擄走了許多年。後來聽人講那個才女是漢靈帝時的大學士蔡邕之女。&rdo;
這樣一來,就驗證了曹孟德的猜測。
曹孟德二十歲舉為孝廉,深得當時大學士蔡邕的賞識,兩人的政治見解頗為相同,儘管當時蔡邕已是四十多歲的人了,但兩人卻成了一對忘年交。蔡邕老來得女,取名蔡琰。兩人交往期間,蔡琰才幾歲,後來蔡邕因反對東漢皇室宦官的惡勢力,主張&ldo;肅君側&rdo;而被放逐到河東平陽縣。後來董卓又徵召蔡邕,當時曹孟德作董卓的京師典軍校尉,二人的交往更密,十四歲的蔡琰則仍然留在河東平陽,已嫁與了平陽的一個叫衛仲道的寒士。同在董卓帳下幹了幾年,曹孟德因不滿董卓的擅權而棄職逃脫。初平三年四月,董卓在長安被呂布王允所殺,暴屍午門,蔡邕被王允以董卓同黨之名逮捕,被剁去兩腳,臉上刺字,一代大文人屈死獄中。
那個被胡人擄走的女子定是蔡琰無疑了。
無論如何,待平定北方以後一定要救出蔡琰,好讓九泉之下的蔡大學士瞑目。曹孟德想。
果然不出郭嘉所料,曹孟德從鄴城撤軍不到半年,袁氏兄弟立刻發生內亂。
先是袁譚向袁尚建議:&ldo;上次由於我駐守黎陽兵力不夠,才會被曹操所敗,趁現在曹軍撤走,留守黎陽的守軍不多,我們反過來攻打,必定能取勝。&rdo;
但袁尚以冀州軍新敗,亟待整頓為理由加以拒絕。袁譚大怒,於是率自己的軍團駐屯鄴城城外。
郭圖、辛評對袁譚說:&ldo;將軍不能獲得大將軍之職,全是審配在暗中搞鬼,不如攻打袁尚,或許可以得到冀州人的擁護,奪回先公的遺職。&rdo;
袁譚就率軍攻打鄴城,但袁尚和審配早有準備。雙方在城外進行會戰,冀州各郡縣將領嚴守中立,袁譚人馬佔劣勢,只好引兵撤退到東北方的南皮。
第四部分第十七章 袁氏骨肉相殘 曹氏坐收漁利(4)
冀州別駕北海太守王修,聽說袁譚力量薄弱,就招募吏民赴南皮增援袁譚,袁譚氣未喘定,馬上又要去攻打袁尚。王修勸阻說:&ldo;兄弟者左右手也,譬如有人令其左右手自鬥,斷其右手,卻慶祝左手勝利,這是不對的。兄弟不親則天下誰能親之,若有好說閒話的佞臣,離間你們兄弟,應趕快除掉,互相恢復親睦,才能有力量御四方而橫行於天下。&rdo;
但袁譚不聽,仍在南皮地區蓄養兵力,並聯合冀州、青州部分郡縣,建立反鄴城政權的勢力,使袁氏陣營形成東南兩個大派的對抗。
為防止冀州分裂,被曹操各個擊破。覆巢之下無完卵,審配的心中是明亮的。因此他建議袁尚及早打下南皮。袁尚就以大將軍名義號召冀州各郡縣共同聲討袁譚,適逢袁譚副將劉詢陣前倒戈,不少郡縣響應,袁譚勢力大挫,最終還是被袁尚打敗了。袁譚逃到平原郡,並固守於嬰城。袁尚決心徹底解決袁譚,以絕後患。袁譚派辛評之弟辛毗向曹孟德求救。
這個時候,曹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