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之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從投行給出的初步估值計算,ipo的話將不低於400億人民幣市值,算是國內實力雄厚的製造業巨頭了。
為了向晶片、液晶面板和作業系統等燒錢大戶投資,韓皓將名下的投資產業做了調整,騰出大量資金來投資新興產業。
作為吉利地產和恆大地產的個人大股東,韓皓為了籌集資金,將自己在兩家公司的持股比例全部下降到3,大規模減持房地產公司股票,以此換取了接近200億元的現金。
此外將新浪、高德地圖兩家公司各25股權出售給阿里巴巴集團,獲得35億人民幣的資金。
利用阿里巴巴重新赴美上市時機,減持25的股票給其他戰略投資者,套現了50億美金(合計約310億人民幣)的資金,但個人持股比率依舊在7。
趁騰訊股票市值突破1000億美金之際,分次套現了4的投資股權,獲取38億美金(合計約230億人民幣)的回報,個人在該公司持股降為52。光這次套現就不但回收了當初對騰訊股權的幾十億投資,還淨賺了一百多億人民幣。
阿里和騰訊兩家網際網路巨頭的市值成長程度,大大超越了以實業為主的中華集團,體現了市場對網際網路企業的追捧。
另外,韓皓還有一大殺手鐧的資產,當年浙海銀行上市後他以持股33成為大股東並承諾5年時間不減持,一路跟隨著銀行成長。
歲月流逝,伴隨經濟飛速發展,浙海銀行也從一家地區銀行成長為全國範圍內知名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市值也從700億一路飆升到2200億元。
現在5年承諾期已過,韓皓也開啟了減持之路,「大股東為投資新興產業募集資金」的市場公告,讓他的持股份額降到了20,從而募集了240億元的流動資金。
浙海銀行開啟了網際網路金融戰略後,股價就不斷攀升,因此韓皓這個大股東減持並未對股價有太大影響。
至於民生銀行的股份,韓皓當年為了籌辦浙海銀行就將其清空,後來經不住工商聯同仁邀請又在二級市場買回不到1的份額,算是保留一點香火情在內。民生銀行內部股權過於複雜,導致內鬥不斷,股東們沒辦法又將韓皓請了回來坐鎮。
綜合上述操作,韓首富個人一共募集了1015億的龐大自有資金,加上銀行槓桿和其他基金跟投,伴隨他指揮棒而動向高科技產業領域投資的資金合計超過3000億,可謂是國家級的戰略投資。
這些資金將投向晶片設計的海思半導體,主攻晶片製造代工的崑崙半導體,補齊國產液晶面板的京東方,針對個人和工業軟體的鴻蒙作業系統,面對未來的atl下一代鋰電池動力,適配工業40製造的高階智慧工具機,來自稀土資源的新材料研究……
可以說在汽車領域之外,韓皓又開闢了第二戰場,並為此制定了五年計劃,打算5年時間追趕上主流競爭對手,10年後實現反超。
第二百一十章 世界首富
如願以償登頂了全球汽車銷量第一,韓皓在高興之餘又很快冷靜下來,跟豐田和大眾這樣歷史悠久的汽車巨頭相比,中華集團還略顯稚嫩。
此次勇奪桂冠,最大功臣當屬中國汽車市場,中華集團在國內賣了695萬輛汽車,單一市場佔到了總銷量的七成。跟豐田、大眾在全球汽車市場四處開花均衡發展不一樣,中華集團屬於嚴重國內市場依賴症,在全球範圍的影響力還有許多差距。
若非豐田、大眾兩大巨頭接連在國內惹禍上身,中華集團斷然無法登頂如此之快。要拼硬實力的話,中華集團在內功方面還是略遜一籌。
中華智庫最新的研究報告結論表明,結合產品和品牌競爭力綜合評價,豐田汽車牢牢處在首位。若是以豐田汽車作為100分標杆的話,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