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毒計! (第2/2頁)
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臉希翼,往前坐了一步,生怕錯聽了一句半句。
好主意呢!李守義沒有,他沒打過仗,也不是什麼兵家大才,行軍佈陣,就是個生頭。但醫理與毒理相通,他能製成良藥,也能配毒。
他能想到最好的辦法就是下毒,見血封喉的毒藥抹到箭頭上,中者只需片刻,便會七竅流血而死。
可以把一部分弩箭的箭頭,浸泡在毒水當中,即便不中要害,也能給予最大的殺傷,用來壓制敵人進攻的勢頭。
但這種方法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他們的弩箭是有數的,如果敵軍兵力多,或者攻勢迅猛,這矮低的城廓也受不了多久。
與打退敵軍相比,最好的辦法是讓他們沒辦組織進攻。數天前,李守義在城廓中發現了幾條死狗,便留了一手,準備與敵人同歸於盡再用。
既然,二將問了他用兵之計,所幸就拿出來。他可以用這幾條病死的狗,添置幾味毒藥,配置一種發作時間短,且傳染快的瘟毒。
突厥的傷兵中箭回營,與他們同袍同食同寢,不出三日便可發作,並於營中悄然傳染。如果沒有有效的阻斷措施,十日便可在全軍傳播。
突厥的醫者,大多數都是蠻夷,他們所制之藥,大多粗糙治不了這麼精細的病,是以必令其戰力大打折扣,定遠鎮的壓力必定驟降。
撓了撓鬍子,周城憨道:“那他們計程車卒來攻城,與我方士卒接觸,咱們不也被傳染了嗎?這豈不是成了兩敗俱傷之舉。”
他這話剛說完,立馬就後悔了,也認識到了他說的話都是廢話。疫症歷來都是軍中大忌,李守義提出這樣的毒計,必然有萬全之策。
呵呵,微微一笑,李守義笑道:“我道門行醫天下,千百年來積方無數,其中有一味避瘟丹。”
他和張弛做一些避瘟丹,再於軍中頒佈一些防病的規範,嚴格執行,想來可以極大的避免感染。就算不幸染病,身後的林子有不少草藥,他也有辦法醫。
以這種方法殺敵,的確下作,哪怕贏了也勝之不武。但事急從權,形勢不容樂觀,如此做也是無奈之舉。
哎,劉昱擺了擺手:“小先生醫者仁心,可我等殺坯卻無所謂,這罪名我們兄弟扛了,先生儘管施為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