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這真是十七品寫的詩 (第2/2頁)
西原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最不可思議的是一天之內寫就!
如此才學,居然考校不合格,豈不是大大諷刺?
不過想到蘇沛以心聲給他解釋的緣由——我兒東山想做那“第一人”,高亨忍不住笑罵:“這臭小子。”
他靈機一動,“不過此事倒是可以記下。
只待有朝一日蘇東山名動一方,此事也可作為他的逸聞趣事傳為美談。”
說著,高亨提筆將此事記下,收在自己寫的文集中。
隨後他又認真將三篇詩文謄抄一遍,揮幹了墨跡後便將紙張捲起,以學宮特製信封裝存。
而後雙手捧起信奉,朝某個方向欠身恭敬行禮:“學生高亨,恭呈臨海書院新鑑詩文三篇,並推介其一於儒家書院傳授。
一應說明,俱在呈內。”
說罷,他右手掌心向上冒出一團火來。
火焰升騰,將信奉焚作灰燼。
幾乎與此同時,中州學宮,崇文院內一方大鼎憑空冒出一團火光。
火光中浮現三篇詩文。
一為《勸學》詩。
一為《勸學》文。
一為《為學一篇示儒生》文。
一紫,一赤,一橙。
一身穿灰色儒袍的清瘦老者憑空出現,伸手取出詩文,先看信首語。
“竟有一篇赤品文章,還推薦要整個儒家傳授?
三篇都是一個人寫的?”
老者來了興趣,但神色並沒有多少變化,繼續往下看。
學宮每天都能收到各地書院來信推文,雖不是每篇都是橙品、赤品,卻至少都是紫品。
儒家七十二院,多少大儒、賢人醉心儒學,精研學問。
每月學宮收到的投文不說數百,但過百總是有的。
這些投文的,要麼才情絕豔,要麼精研儒家學問數十、幾百年,哪個不想後輩學子學的文章裡有他們寫的一篇?
但要想讓整個儒家書院都將此篇作為必修文章,可就不是單單橙品、赤品要求這麼簡單了。
文章立意要正,須言之有物,忌華麗辭藻……
老者拿起詩文,繼續往下看,嗯?
二品儒修?
這不胡鬧麼!
老者抬手就要把文章放到一邊,不對!
二品儒修能寫出赤品文章?
二品儒修,赤品才氣,這不對啊。
二品修為說明天資一般。
可赤品才氣又說明其才學跟悟性。
有這樣的悟性修儒道未必能登頂,到少說不會低於六品、七品。
嗯?
老者眼神一縮,十七歲!
“這……這……”
老人頭腦轟鳴,只覺自己莫不是看錯了。
又或者是寄送推文的人失心瘋了。
十七歲,赤品才氣?
一日之間,連寫三篇,最低的是因為詩太短了?
如此一來,十七歲的二品似乎不是天資低,而是可能其家中長輩有意讓其打牢基礎……
如此就說得通了。
當然,說得通並不代表這件事是真的。
可推文能否被學宮收錄需要經過書院方的推薦,審稿官一審,至少三名編纂官二審,最後再經過至少一名聖人同意,並由學宮派專人核實,才能收錄。
若是想要將文章推薦為儒家授業文章,讓後輩儒家弟子學習,稽核更為嚴苛。
這種事怎麼作假?
誰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