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流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原來竟還有人偷摸的畫了他們的畫像,說他們四人就是當朝的國之肱骨,甚是青樓楚館裡的名牌們都說了要為幾位小郎君開紅包,當然他們四個信誓旦旦是絕對不會去,但怎麼也沒想到這才幾天就到了連門也出不去的程度。
“你爹弄的?”
“你爹吹捧的?”
幾個人面面相覷,最後看向馮暮修。
皇后三姐姐好厲害!
馮暮修挺著胸膛,紅著眼睛長嘆:“可惜祖父沒看到。”
……
民間沸騰,朝中在短暫的安靜之後,也再次激烈的爭執起來。
公然結交文臣。
彼時大乾和蠻族已經不再交戰,南夷的監國也回去了,怎麼可能還有使者前往,這是枉顧事實。
“不,這是事實。”戶部尚書道。
不止戶部尚書,內閣六部大臣也都點頭。
下面的臣子們啞然。
顯然這幾位大臣知道事實,而陛下自然也知道。
可既然不是蠻族使臣,又會是哪家的使臣和南夷監國見面,還逼得幾位少年郎君們不得不冒險動手?
有的猜不到,有的已經有所猜測。
六大家這麼大膽子的?
可既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陛下為何隱而不發?
念頭一轉,似乎明白了。
陛下和先皇不同,先皇想要對付六大家,陛下還不想對付。
或者說陛下想對付,但不是現在。
眾臣明白了陛下的意思,不再言幾位少年郎君,轉頭又說皇后——皇后不回宮,是陛下體恤皇后喪親人之痛,可皇后竟然在鎮國公府邀請眾官宦家未曾成親的小女郎前來,以為老人祈福為名頭,設下刺繡,詩書文畫,還要把那些出版為書,是為“祈福錄”。
皇后想幹嘛?
祈福之事非得道高僧也要是如陛下之尊,亦或者各家的老爺族長,哪裡用幾個小女子祈福的?
皇帝沉吟,從旁邊抽出一本摺子,遞給劉喜。
劉喜把摺子下發下去,由著內閣六部大員翻看。
六部大員看著摺子中所寫,或眼角抽搐,或嘴角輕抖,亦或者閉上眼睛不想再看。
後面的官員們奇怪,摺子上寫的什麼?
只是最後他們也沒看到那封摺子,只聽前面的幾位內閣六部大員拍案定下。
“不必再提,此為皇后拳拳為我乾朝之心。”
眾官員只覺得心頭像是有貓兒在抓。
到底摺子上寫的什麼?
誰寫的摺子?
因為朝中爭論波瀾太盛,免了閉門思過的兵部尚書高尚書也在內閣六部官員之中,高尚書聽著後面的竊竊私語,嘴角輕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