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滴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車、麵包車一類。&rdo;
&ldo;其次,我在這11個現場都發現一個細節,就是在每一包屍塊所對應的高速公路的護欄外側,都發現了浮灰的擦劃痕跡。&rdo;
&ldo;擦劃痕跡?&rdo;一聽到這個跟我學科掛鉤的名詞,我本能地問了一句。
&ldo;高速公路上的護欄,不可能像咱們市區的那樣,經常有人去打掃,所以只要沒有人觸碰,那護欄的浮灰層應該很完整,可奇怪的是,這11個拋屍點,護欄上的浮灰都曾經被人觸碰過,所以我有理由懷疑,造成這種現象很有可能是嫌疑人在拋屍的過程中觸碰到了高速公路的護欄。換句話說,嫌疑人不是在汽車行駛過程中把屍體丟擲車外,而是把車停了下來,將屍塊拋向車外。&rdo;
說著他拿出了寫得密密麻麻的現場勘查記錄本,指著一行資料開口道:
&ldo;咱們再看看屍塊到護欄的距離,基本上都是在一到兩米的範圍內,如果是兩人或者兩人以上拋屍,這距離顯然有些近了,畢竟裝載屍塊的麻包只有六公斤左右,按照正常的成年人體力來計算,兩個人足夠把這一包屍塊拋向更遠的地方。&rdo;
&ldo;因為經常有大貨車從我們市經過,為了防止貨車撞擊護欄發生側翻,我們市轄區的這一段高速公路的護欄都比較高,距離地面大約有161米。高速公路上的護欄呈現橫向排列,分為上中下三層,除了中間的空隙外,每一層都是寬35厘米的波浪形防撞鋼板。透過焦磊拍攝的照片我們不難看出,這三層的外側都有大面積的浮灰被擦落,而每個現場的最上面一層護欄的兩側都有矩形的擦劃斑塊,這種斑塊很有可能是嫌疑人的兩個衣袖觸碰到了最頂端引起的,這樣我們大致就能知道嫌疑人的拋屍方法。&rdo;
&ldo;也就是說,嫌疑人將車停下,雙手舉著麻包,貼身站在了護欄外,然後將屍塊拋向了護欄外的糙地之上?&rdo;我在一旁很是時機地補充道。
&ldo;對,小龍說得沒錯。&rdo;明哥認可道。
&ldo;那這怎麼說明嫌疑人是一人的?我還是有些不明白。&rdo;我皺著眉頭又接著問道。
&ldo;這要從犯罪心理去分析。嫌疑人拋屍的主要目的還是不希望人會發現,當然是拋得越遠越好,這一點也能說明嫌疑人為什麼要貼著護欄進行拋屍。可以說把裝有屍塊的麻包拋到一至兩米的距離,已經是他的極限;如果嫌疑人有幫手,絕對不會是這種情況。&rdo;明哥從口袋裡拿出菸捲給我們每人分發一支,解釋道。
&ldo;原來是這樣。&rdo;我點了點頭。
&ldo;那怎麼判斷嫌疑人家裡有田地的?&rdo;解開了一個謎團,我又問了另外一個問題。
&ldo;這點從分裝屍塊的麻包就能分析出來,麻包因為透氣性好,所以用它去裝穀物長時間堆放也不用擔心會發黴,就目前來看,一般情況下也只有和種植莊稼搭上關係的人才會使用麻包。嫌疑人裝屍的麻包有11個,如果他家裡沒有種植田地,是不太可能一次性拿出這麼多的。當然這也只是我猜測的一個方向,還有待其他物證的佐證。&rdo;
&ldo;嫌疑人是駕駛車輛自西向東依次拋屍,中間的距離有50多公里,全部都是在我們雲汐市的管轄範圍內,最後一包屍塊距離下一個收費站只有不到三公里的距離。&rdo;
&ldo;每包屍塊的間隔剛好都在五公里左右,這說明嫌疑人在選擇拋屍地點時有過嚴格的計算。小龍,你給我分析分析,嫌疑人為什麼要選擇在咱們市拋屍?&rdo;明哥把頭轉向我問道。
&ldo;是不是因為他對我們這裡的環境比較瞭解?&rdo;我按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