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第1/2頁)
[美]庫爾特·馮內古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麥凱對所有的十字軍都評價很低,他卻感到一次兒童十字軍比十次成年人十字軍其卑鄙程度不小多少。奧黑爾大聲朗讀下面這段佳作:歷史以其莊嚴的篇章告訴我們十字軍參加者只不過是些無知的野蠻人,他們的動機純粹是執拗和偏見,他們的道路布滿了血和淚。但另一方面,傳奇文學卻誇大了他們的虔誠和英雄主義,用最熱烈而激情的色調描繪他們的美德和高尚行為,描繪他們為自己贏得的不朽榮譽和為基督教作出的偉大貢獻。
然後奧黑爾又朗讀下面一段:那麼這一切鬥爭的重大成果是什麼呢?歐洲耗盡了數以百萬計的財富和兩百萬人民的鮮血,而一小撮爭吵不休的騎士卻佔據巴勒斯坦百年之久!
麥凱告訴我們,兒童十字軍始於一二一三年,當時兩個僧侶想在德國和法國招募兒童軍,然後在北非把他們賣給別人當奴隸。
有三萬名兒童自願參軍,他們以為是去巴勒斯坦。麥凱說,他們無疑是些被遺棄的、懶惰的兒童,充斥於各大城市,沾染了各種惡習,膽大妄為,肆無忌憚。
教皇伊諾森三世也認為他們是去巴勒斯坦的,他激動地說:&ldo;當我們沉睡時,這些孩子卻醒了。&rdo;
用船把大部分孩子運出馬賽港,其中大約半數在船隻失事時淹死。另一半到達北非後被販賣了。
有的兒童出於某種誤會跑到熱那亞去報到,那兒並沒有販奴船來接他們,卻有些好心人供給他們吃住,和藹地詢問他們,然後給了他們少量的錢和大量的勸告,把他們送回家。
&ldo;熱那亞的那些好心人可真好哇!&rdo;瑪麗&iddot;奧黑爾說。
那天晚上我睡在一間嬰兒臥室裡。奧黑爾在我的床頭桌上放了一本書。這是瑪麗&iddot;恩德爾寫的《德勒斯登,歷史,舞臺和畫廊》,此書於一九○八年出版,前言是這樣開頭的:我希望這本小書對讀者有所幫助。本書企圖使英語讀者概括瞭解德勒斯登在建築上如何發展到今天的水平;在音樂上,由於幾個人的天才,如何達到今天的盛況;本書還著重指出藝術上幾個永恆的里程碑使該城的畫廊經常吸引畫家到這裡來尋求雋永的印象。
再往下我讀到以下的歷史:
如今,一七六○年,德勒斯登遭到普魯士人圍攻。七月十五日開始炮擊。美術陳列室著火。許多名畫被運往柯尼施泰因,但有些已被炸彈碎片嚴重損壞‐‐特別是弗朗西亞的《基督的洗禮》。而後,莊嚴的十字架教堂的塔樓‐‐月夜觀察敵人動靜的瞭望哨,也被大火吞沒了。這座教堂後來屈服了。與十字架教堂的可憐的命運相反,聖母院的圓頂雖然遭到普魯士炸彈陣雨般的襲擊,弗裡德里克最後被迫停止圍攻,因為聽說他所征服的要地格拉茨危急。&ldo;為了不致失去一切,我們必須到西里西亞去。&rdo;
德勒斯登遭到的破壞是慘重的。當學生時代的哥德訪問該城的時候,他還能看出那一塊塊糟透了的廢墟而感慨說道:&ldo;從聖母院的圓頂上我看到散佈在這井井有條的城市中心的一塊塊討厭的廢墟,聖母院看守人在一旁向我稱讚建築師的本領,說他已考慮到這令人不快的情況,把聖母院和圓頂造得堅不可摧。然後這位善良的看守人把四面八方的廢墟指給我看,沉思地、言簡意賅地說:&ldo;是敵人幹的!1&rdo;
【1 此處引用哥德的話,原文為德文。】
第二天早上,我和兩個小女孩在華盛頓當年渡過德拉瓦河的地方過了河。我們到了紐約世界博覽會,看見了福特汽車公司和沃爾特&iddot;迪斯尼1所設想的過去情況,並看見了按通用汽車公司設想的未來世界。
【1 美國著名的動畫片製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