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阿布契郎窮嗎?
窮,也不窮。
這要怎麼看。
因為從私人財富角度看,阿布一點兒和窮不沾邊。
因為他們家,可是在白山黑水之間,算有名的一等一富戶。
但,家和族顯然是兩回事。
粟抹部族,顯然和富可敵國有點距離。
阿布契郎的祖先,其實給後代留下不少的財富。
不說尼古機那輩,長期給中原王朝輸送金屬,特別是銅,這本身就很說明問題。
銅在古代是什麼?
那就是和金銀一樣的貴金屬,銅除了鑄造利器、兵器、農具、生活用品,還是鑄幣的主要原材料。
靺鞨族,特別是粟末靺鞨,除了做為貢品給中原天朝輸送銅料,那還有很大的部分是做為貿易商品來進行交易的。
東北少數民族最喜歡中原的什麼東西?
絲綢,茶葉,瓷器,糧食,除此之外,就是比銅更值錢的金和銀。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中原的金銀冶煉技術更為發達,金銀礦產的儲量更大、分佈更廣。
大東北也不缺金銀礦,可大都在礦石裡。狗頭金和金砂,那得有阿布這樣穿越者的狗屎運!
所以,大東北缺金銀,這種天然的貨幣!
但是,中原地區也長期缺一種礦產,那就是銅。
商周時期開始,當中原地區青銅冶煉和鑄造技術,達到世界最高峰的時候,銅這種東西在中原之地註定會越來越稀缺。
所以,漢朝開始,從王國周邊各族、各國,採銅和進口銅,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政治活動和貿易內容。
到了大隋,這種缺銅和找銅的情況一直還在延續。
這樣來看,你說靺鞨族的狗大戶們,特別是粟末族的阿布家,會缺錢嗎?
當然不。
老爹大屋作,自從娶了阿媽,就像娶了個聚寶盆。
阿媽王蔻,天生的商業大佬,同時依靠王家在中原的巨大影響力,開店、販賣,將東北的土特產、各類金屬,源源不斷的輸送出去,讓粟末部土鱉們的財力猛增。
但是,老爹老媽他們,永遠脫離不了大平均和土財主思維。
地窖裡,秘密的庫房裡,單是金銀,就堆成了山。
在老爹大屋作和老媽王蔻的思維裡,家和族,總是有所區別。
對抗高句麗,在大隋、突厥、契丹、室韋、黑白靺鞨的夾縫裡求存,是粟末族全族的事,那是需要舉族皆出其力。
有人的出人,有錢的出錢。打仗,一起上。
但是,即使是王蔻這個粟末部的阿格瑪,也無論如何會將族和家分得清清楚楚。
一年一度,將所有的財富聚攏在一起。然後開部族大會,然後按照千年不變的分派制度,哪怕一根針,也要分得明明白白。
先分給頭人們,然後頭人們再分給自己的民戶。當然,頭人們永遠是分得最多的人。
財富,全部進入到了每家每戶。
這時候,沒有公產,窮廟富和尚!
這就是傳統!
打從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開始,就是這樣過來的。
天經地義,理所當然,沒毛病!
可是,這樣子做對的嗎?
這樣做,能使粟末族變得強大嗎?
事實證明,不可能!
即使是在粟末族最強大的時代,就是在那個整個靺鞨族還沒有四分五裂時代,在那個還沒有被高句麗各個擊破之前的時代,粟末部這一支的人口最多也就兩萬餘人,戰兵也才六千人。
而到了阿布穿越的時候,粟末部的人口已經堪堪剛過一萬,地盤也已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