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港沉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成喪家之犬,曾被隱士批評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他最終沒有得到施展抱負的機會,他的政治主張也沒有得到推行。周遊列國十四年後,孔子“不克訟,復既命。”他重返魯國,不再熱心政治,而是重新專注於文獻整理和教育事業,生活安定。詩、書、禮、易、春秋這五經,大約都是這時候修訂成書的。
孔子晚年根據魯國史書作了《春秋》,文辭簡約而旨意廣博,以魯國為中心記述,推而上承夏、商、周的法統,以此褒貶時事。孔子“訟”,讓全天下的亂臣賊子都害怕起來。但是眾諸侯國國君卻交相稱讚並推廣這本書,所以孔子是安全的。孔子自評這本書說:“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後人因為《春秋》這本書而瞭解我,也因為這本書而怪罪我。
孔子周遊列國,編修五經,有弟子三千,得賢者七十二人,早年便已名滿天下。公元前479年,即魯哀公十六年,孔子逝世,享年七十二歲。“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上天賜於他顯赫的名聲,而在這一天收回了他的生命。司馬遷讚譽孔子說: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他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讓人遵從。我雖然達不到他的這種境界,但是心裡卻始終嚮往著他啊。
:()跟著姓名學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