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玄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璉午後來到舟山島上,為了送那份朱塬昨日交代慶賀大都大捷的中秋預算方案,眼看工匠們正在製作營海使小大人提過的溫度計,便沒急著說事,認真旁觀。
第一支溫度計完成,朱塬的觀感,就一個字。
醜!
如同一個擊鼓用的細錘,兩頭大,中間細,而且,兩頭也不是很對稱的那種鼓起,中間的玻璃管,也並不是那麼修直,管內的毛細孔更是忽粗忽細,總之,讓朱塬一個典型的強迫症越看越彆扭。
摔是不捨得摔的。
這年代工匠們的手藝其實沒那麼差,主要還是第一次做,朱塬相信,將來會越來越好。而且,這東西,朱塬更看重的是實用,至於外表,多多嘗試幾番,別像今天這樣就行。
等這支溫度計自然冷卻,朱塬終於拿起。
周圍一圈人都在關注,大家也已經發現,只是剛剛冷卻過程中,那毛細管裡的紅色酒液就已經收縮了很多,按照營海使小大人說法,這就是‘熱脹冷縮’。
等朱塬拿起,一手持著管身,一手握住底部滿是酒液的圓腔,肉眼可見,之前收縮的液柱重新上升。
即使大致明白了原理,眾人還是紛紛嘖然。
朱塬試過,見旁邊劉璉躍躍欲試的模樣,把這支醜醜的溫度計遞過去:“試試。”
劉璉小心接過,看那液柱轉眼又縮回一些,學著自家大人模樣握住底部,液柱又重新回升,不由驚歎:“造化神奇呵,翰林,有了這物事,照你說法,建造暖房,百萬只禽苗也是孵得。”
關於人工孵化的原理,朱塬之前也已經和他們說過。
關鍵不過就是一個‘溫度’。
這溫度計,劉璉也看得出,明顯粗糙,比如管身上,當下連刻度都沒有,但,也根本不需太精細,只需要確認一個孵化溫度即可。
朱塬也知道有用,還是忍不住嫌棄:“太醜了。另外,靈敏度也可以繼續改進。恰好這邊玻璃燒出來,我稍後畫一些工具給你們,之後蒸餾一些純度更高的酒精。純度越高,膨脹係數也越高。”
說完看看天色,已經是下午三四點鐘的樣子。
累了。
於是吩咐喬旺和嚴七:“這邊燒好的玻璃,選透明的,液腔和細管,先做一兩百套出來,不急著灌酒。剩下顏色不正的玻璃,都做成我需要的器皿。另外,上下窯爐那邊,可以繼續開燒,這次……嗯,時間減半,總之,你們放開摸索,把現有的料子全部燒完。”
喬旺和嚴七連帶一干工匠都是連連答應。
從上午忙到現在,朱塬這麼交代完,才發現有些類,打著哈欠:“我得回去睡一覺。”
說著離開這座外院。
身後卻有不識相的追來,是劉璉:“翰林,下官帶了中秋慶賀的預算方案,士卒每人100文,民夫每人50文,另有米糧魚鮮,再者,殘疾孤寡,又或家有七十歲以上老者,下官也覺需要額外給予,加上燈火、戲班等開支,初估要3萬貫。”
朱塬聽著劉璉說話,已經來到一處月亮門邊,寫意帶著幾個僕婦已經等在這裡,還有他慣常乘坐的肩輿。
踏上肩輿,朱塬坐好,才接過劉璉遞來的文書,簡單翻了翻,接過寫意不用開口就遞過來的一支鋼筆就要簽字,又反應過來,問劉璉道:“官吏呢?”
劉璉道:“下官覺得,一視同仁即可。”
朱塬搖頭:“你要清廉,自己怎麼做都沒問題,但不能以自己的尺度要求別人,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說著想了想,朱塬道:“小旗及吏員200文,米糧等物也是如此,往上,每一級加100文,以此類推。不管是我的,還有都督大人的,都要按規矩送過來,誰也不能少。還有你,你拿到手了,哪怕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