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玄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元大都,皇宮清寧殿上。
大明翰林直學士範常昂然立在殿中,面對周圍或目露兇光或沉默不語或喊打喊殺或竊竊低言的元室諸臣,等等片刻,對御座上的至正帝朗聲道:“陛下,三日之期已到,若無決斷,外臣今日便請告辭。”
三日前,奉命出使的範常抵達元大都,當庭向至正帝提出了一系列停戰條件。
總結起來三件事:獻土、稱臣、納貢。
範常帶來了大明洪武皇帝的口信,言稱雙方征伐已久,勞民傷財,因此提出了暫停交兵的方案。
第一個條件,元室不僅要放棄大明實際已經佔領的所有土地,而且必須詔令關中李思齊等部、雲南梁王等部向大明投降,主動獻出相應領土。
再就是,如同當年宋室對遼、金那樣。
俯首稱臣,每年納貢。
老朱沒有對跟隨自己多年的這位忠心近臣隱瞞意圖,這次出使,就是為了拖住至正帝,避免元廷宗室北逃,但,即使如此,數百年之後,漢家兒郎能夠反過來向曾經滅掉了中原各國的蒙人提出這等條件,範常覺得,自己就是死也值了。
卻沒有死。
第一次奏對,同樣是這清寧殿上,不少元廷臣子都對他喊打喊殺,還有一些忠於元室的儒臣痛哭流涕地要求至正帝立刻誅殺範常,認為這是大明在行‘誅心’之策。
若是至正帝同意那些條件,元室人心立刻就要潰散,徹底無可挽救。
然而,至正帝沒有同意臣下的喊打喊殺,反而在奏對之後,為了避免範常等人被傷害,專門派兵保護。
範常給了至正帝三天的時間考慮。
今天便是第三天。
這已經是閏七月的十二日。
範常是文臣,並不清楚自家皇帝陛下的全盤軍事安排,但,從初五日自汴梁出發,直到今天,只看至正帝的態度,他明白,自己已經很好地完成了使命。
御座上。
體態虛胖面色浮白的至正帝身體狀況明顯很差,但作為元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登基已是35年的孛兒只斤·妥歡帖木兒內心其實甚麼都明白。
範常此來,不過是一個緩兵之計。
根據得到的訊息,那放牛討飯出身的南朝皇帝正在同時對擴廓帖木兒和關中李思齊等部用兵,當下如此作為,不過是為了避免大都同時發難。
然而,大都有能力發難麼?
立國近百年,外面都說他貪圖享樂,但,那些個臣子,又何嘗不是如此,那裡還有祖宗的勇武善戰?
這時候,若能爭取一些時間,那就爭取一些時間。
說起此事,之前聽聞明軍拿下汴梁,元順帝已經動了北巡的念頭,並且做出了安排。
當下……似乎,至少短時間內,不用逃了。
因此,元順帝也打定了一個主意。
拖!
表面上,就答應了南朝。
至正帝也幻想,希望受此大辱之後,草原兒郎能夠醒悟過來,重新振作,扭轉乾坤。
當下。
面對範常近乎質問的探詢,內心憤滿,至正帝表面還是一副平靜姿態,用漢話道:“範卿,既是南朝要議和,三日時間怎麼能夠?此間諸多細則,還是要慢慢商議為好!”
至正帝這話出口,大殿內頓時安靜下來。
範常也是意外。
這……
這麼……正中下懷麼?
範常接到的老朱密令,是儘可能拖延時間,但,他也清楚,若是拖延太長,等明軍打過來,自己來不及逃出城,很可能就要丟掉性命。
只是,雖然明白,範常還是毫不猶豫地做出決定。
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