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玄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觀察片刻,感覺出水還是有些慢,朱塬對金三護道:“把火加大。”
金三護答應一聲,從旁找出一把小鑷子,挑了一截燈芯放在迷你水箱下的蠟燭裡點燃,本來一朵火苗變成了兩朵。
另一邊,活塞傳動速度明顯加快。
朱塬饒有興致:“再加。”
金三護繼續添了一條燈芯。
傳動和出水再次加快,與後世田間水泵類似的迷你抽水機出水口已經如同一道水箭。
如此過了幾十息,活塞處水霧減少,傳動逐漸緩慢,直至停止。
示意金三護不用再加水,朱塬拉來椅子坐下,一邊道:“質量很不錯。”
轉這麼快都沒有出問題,不得不稱讚一下這邊工匠的手藝。
“還是大人主意好,那軸承,耐用哩。”金三護說著,見朱塬伸手向迷你蒸汽機,連忙攔住:“大人,小心燙著。”
朱塬便轉向抽水機:“我拆開看看。”
金三護伸手幫著把小小的傳動帶撥開,又遞來撬刀、鑷子等工具,還抬著手示意:“大人,小心割著,不若小的來吧?”
朱塬沒理,先取掉那條皮製細管,稍稍打量。
抽水機和蒸汽機都是嵌在一臺書本大小的木座上,為了確保穩定,下方用鐵釘釘緊。
便也沒有取下的意思。
轉向泵體。
安裝主要起到抽水作用的轉輪部位大概一寸直徑,進出水口則是快子粗細。
可以看出,上下進出水口和轉輪部位相接處,還有兩側轉軸處,雖然打磨過,但依舊有澹澹的焊接痕跡。
這年代是有焊接的。
實際上,甚至早在商周時期,焊接技法就已經出現,當然不是後來的電焊之類,但也不是澆鑄,就是對不同金屬構件的焊接。
雖然眼前小水泵透過焊接和打磨,看起來渾然一體,朱塬還是在一旁金三護的指點下,用撬刀沿著泵體一冊把小東西弄開。
整體青銅的材質,撬起來很容易。
片刻後,一連串更加小號的各種部件就出現在朱塬面前,主要是一根短短的鋼製軸杆、兩個比銅錢略小的迷你軸承、外側連線傳動帶的轉輪和嵌在軸杆上的水輪。
讓朱塬比較感慨的是,這一切,都如此的小,又如此的精細,甚至,想想之前的運轉,沒有漏水,沒有過載,直到那小水箱內的熱水燒乾都沒有出現故障,這已經可以用精密來形容了。
擺弄間,朱塬還注意到了另一件。
迷你軸承裡,綠豆大小的滾珠,不是銅製,反而散發著鋼鐵的光澤。
再次撬開,取出小球打量,果然是鋼珠。
旁邊的金三護見狀,主動解釋:“大人,青銅滾珠著實不耐用,小的就換成了鐵的。”
】
朱塬想了下,就有些明白,問道:“能做大嗎,直徑一兩寸那種。”
金三護道:“能,就是慢著些。”
“那就是不能,”朱塬微微搖頭:“如果一天只能製作出一顆鋼珠,沒意義。”
金三護想起自己親自去江邊看過的軸承作坊,也跟著點頭。
這種綠豆大小的鋼珠,車起來容易,若是做大到一兩寸,鴿蛋到雞蛋那種級別,以他匠人的眼光,主要是,尺寸不好把握。
簡單來說,用鐵刀車銅球,江邊軸承作坊裡的那種圓筒狀鐵車刀,能做到車幾十個銅球都不會有太大磨損,但,如果以鐵車鐵,磨損就會很快。更關鍵在於,那種車法,側重的是一次成型,若車刀磨損導致尺寸出現偏差,想要對成品進行二次加工,就很難確保滾珠的圓潤程度,只能回爐重造。
拋開這件事,朱塬一邊擺弄,一邊又問了一些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