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玄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些時日,大概從皇帝陛下親自帶兵夜入後湖之後,朝堂上的氣氛堪稱詭異。
最明顯一個,從來果決精進的皇帝陛下,好似忽然對很多事情都失去了興致,諸如那商討已久要建立全國驛站之事,沒給甚麼理由,一句話,停了。
還有,皇帝陛下偶爾打量眾臣的目光,大家也摸不準,但,實在是有些……不像在看活人。而且吧,還是那種頗為透徹的目光,好似百官都成了書本上那一頁頁歷史,皇帝陛下一眼就能看穿對方的前世今生。
這,實在有些嚇人。
正月二十七日。
早朝的氣氛依舊如此,倒也有個小插曲。
這是一次人事調整。
現任司農卿楊思義轉任戶部尚書,左相李善長便提名了太倉市舶提舉陳寧為新一任司農卿。
陳寧,原是元廷鎮江小吏,投效之後,曾一路做到吳王麾下正三品中書參議之職。
當年皇帝陛下還是吳國公時,李善長就是中書參議。
可見這一職位之重要。
然而,一年多以前,有人揭發陳寧擔任浙東按察使時,有故意構陷致他人死的不法行為,吳王殿下親自審問,陳寧認罪,於是就從剛剛升任沒多久的中書參議一擼到底,關進了應天府大牢。
去年十二月,朝廷設市舶提舉司,有人舉薦了陳寧。
朱元璋念其以往功績,赦免了他的罪過,打發對方去太倉擔任市舶提舉。
這市舶提舉雖只是從五品,但眾所周知,管理海貿這事可是個大大的肥缺,因此都有所預料,那陳寧,今後肯定還是會受到重用。
沒想到,這才短短兩月不到,果然,左相就要舉薦對方重入中樞,而且是連升五級的正三品司農卿。
百官本以為此事板上釘釘。
畢竟那浙東一系的魁首劉伯溫都已經辭官了,朝堂上其他浙系官員,可都沒劉基那硬骨頭。
沒想到的是,結果百官都沒想到。
嗯。
這是一句廢話。
總之,皇帝陛下聽到陳寧的名字,近日老神在在好像修佛一樣的狀態忽然破開,重新恢復往日的殺伐果決,很是生氣地提起了陳寧的過往罪過,不僅正三品的司農卿沒當成,連從五品的太倉市舶提舉也轉眼丟了,罷官不說,皇帝陛下還補了一句今後永不錄用。
這……
察覺到皇帝陛下的情緒變化,就連左相都果斷放棄了替陳寧分說,其他人更是不敢再發一言。
還難免自我提醒。
最近,不宜向皇帝陛下舉薦。
陳寧是誰?
陳寧是朱塬在《天書》中提及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初期的兩位同謀之一,另一位,是時任御史中丞塗節。
這些時日,朱元璋並沒有因為看了《天書》就直接拿下現任太常寺卿胡惟庸,其他人自然更是如此。
因為老朱還在彷徨。
哪怕擁有足夠堅定的意志,但當一個人忽然知道了自己之後幾十年乃至幾百年的事情,也難免生出些是非成敗轉頭空的感慨,懷疑自己所做一切是否還有意義。
老朱的應對是,想不明白,那就暫且甚麼都不做。
陳寧只能算是時運不濟。
誰讓他本就有黑點。
而且,朱元璋內心也悄悄理出了一條脈絡。
胡惟庸去年調入中樞,先任太常少卿,不到一年,又轉為太常寺卿,操持登基期間各種大典,短時間內,可謂功勞盡顯。
若不是看過《天書》,這位官員確實已被朱元璋標記,打算重用。
陳寧,當初被關入大牢,過了一年,老朱都快要忘記這個人,去年又被提起,念其以往功績,於是給了個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