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玄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趙續從太平門進城,前方一里多就是皇宮,卻沒有從北安門進入。
那要繞過後宮才能來到前殿,趙續更情願從外面繞。
騎著自家的走騾繞了皇城小半圈,來到西安門,取了腰牌,查驗登記一番,進入皇城,步行一路,在西華門又是一番查驗,這才踏入宮城。
被人引領著連過幾道門卡,趙續終於抵達奉天門左側的東閣,這是連著左順門以南的連續幾間廡房。
搬來新宮,朱元璋日常朝會之後,都在東閣辦公。
等待期間,回顧剛剛一路,趙續只覺得吧,從西安門開始到東閣這邊的二三里路程,若讓自家小官人來走……那畫面簡直不敢想象。
因此還有些擔憂。
趙續明白自己和左七兩個的前途都已經被綁在自家小官人身上,若是小官人見一次皇帝陛下都要這麼坎坷,那可怎麼是好?
或者,以陛下對小官人的看重,將來能有些不必走路的特別恩典?
隨意想著,這次只等了不到一盞茶時間,趙續就被帶入閣內,恰好還與正要離開的李善長等人錯身而過。
趙續認識李善長,面對左相一行人的打量,只是稍稍停步點頭示意,沒有隨意搭話。
能感受到,宣國公應該知道自己。
朱元璋剛剛與幾位中書省臣討論過設定全國驛站系統的事情。
不日就將正式行文落實。
當年決定了江南局勢的那場鄱陽湖之戰,朱元璋記憶深刻。
陳友諒四月二十三就圍了洪都,他直到六月二十五才接到訊息,隔了整整兩月,若不是……差點就要失去江西。
甚至,因為當時他堅持北援小明王,大軍出征導致應天空虛,若是陳友諒破了洪都,一路順水而下,他都不敢想像會是甚麼結果。
萬幸,上天庇佑,祖宗顯靈,他成功擊敗了陳友諒,成為江南霸主,但之後並沒有忘記反省。
最錯之處在於不聽劉基勸諫堅持北援小明王,其次,就是這傳遞訊息之驛站系統的重要性。
開國之前,朱元璋已經為此做了很多,即位之後的第一個月,分別過輕重緩急,他依舊將建設完善的驛站系統作為第一優先。
這邊趙續行禮過後,朱元璋才從眼前文書上抬起頭,習慣性地再次屏退了左右,見趙續手邊木盒,記了起來,說道:“這就是那甚麼筆,拿來我看。”
趙續恭敬地把木盒送上。
朱元璋很快擺出了各樣文具,鋼筆和量尺先略過,炭筆已經削好,他按照握持毛筆的姿勢捉住一隻,在一頁白紙上隨意寫下了‘水馬站’三個字,頓時搖頭:“這甚麼……不好用,筆鋒太細,還是硬的。”
趙續小心抬頭看過來,提醒道:“主上,這炭筆,不是這麼拿的。”
朱元璋示意:“你來寫與俺。”
趙續上前幾步,在書案另一端接過朱元璋遞過的紙筆,學著小官人平日的握筆姿勢,見那‘水馬站’三字,稍微猶豫,也跟著寫了一遍,又輕聲道:“主上,還有鋼筆,也是如此寫法。”
說著見老朱同樣遞來鋼筆,拔下筆帽,同樣寫下了‘水馬站’三個字,然後將紙筆小心地往老朱方向推了推,自己主動退後。
換了握筆姿勢,老朱重新書寫,果然順暢了很多,再換鋼筆,感覺更好,幾乎瞬間就喜歡上了這款新文具,打算日後常用。
只是片刻,一頁白紙就被老朱寫滿了字。
隨後又拿起那套量尺,一支一尺長的直尺,兩隻三角尺,一支半圓角度尺,換了一張紙,很快用炭筆和鋼筆各畫出了不少長度很是精準的線條。
這麼嘗試一番,老朱一邊繼續把玩,一邊詢問起各種細節。
問對了一盞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