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第1/3頁)
賈志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做好人容易還是做壞人容易?答案是都不容易。
不論做好人還是做壞人,最重要的是要做得徹底,否則一定不得好死。
州籲是一個壞人,可是他還總想著要讓老百姓認為他是個好人,總想著名正言順,那就錯了。
所以,當壞人就要徹底地當壞人,不能當了壞人害怕別人說自己是壞人,幹了壞事害怕別人說自己在幹壞事。
當壞人要理直氣壯地當,從心眼裡就不認為自己是壞人。就像當小偷的,你要是認為自己是在偷別人的,那你一定被捉住,打個半死。
你要從心裡認為那就是你的,不過暫時放在別人的包裡,你拿回來是正當的。只有這樣,你才能偷出水平,偷出境界,從而積累財富,最終成為一個令人尊重的紳士。
--石老爺子的壞主意
石厚的主意是什麼?
&ot;主公,要說別人沒辦法,那也就沒辦法了。我家老爺子一定有主意,不妨去叫他來。我去叫還不行,老爺子都不認我這個兒子了,就得主公派人去請才行。&ot;石厚的主意就是這個。說起來,石厚是很敬佩老爺子的,知道老爺子比自己高,可是奇怪的是,明明知道老爺子是對的,在跟隨州籲這件事上偏偏就不聽老爺子的。
州籲一聽,有理啊,石厚都這麼聰明瞭,他爹那不是更厲害?也甭派人去請了,我上門請教吧。
禮賢下士,沒有架子。你說說,這州籲有多少優點?
州籲帶著石厚親自上門去向石碏請教,石碏看見州籲上門,沒辦法,只得客客氣氣接待。緊接著,州籲請教怎樣才能讓老百姓服氣,於是《左傳》有了如下對話:
&ot;王覲為可。&ot;
&ot;何以得覲。&ot;
&ot;陳桓公方有寵於王,陳衛方睦,若朝陳使請,必可得也。&ot;
簡單說吧,石碏建議州籲朝覲周王,然後由周王親自任命他為衛公,那就名正言順了。可是州籲擔心周王不給面子,石碏就建議他先去拜會陳桓公,因為陳桓公跟周王關係好,可以替他說說好話,那就沒問題了。
這是個好主意嗎?這是一個聽上去挺好,實際上很不好的主意。
首先,無數血的教訓證明,暴力奪得的江山,首先要用暴力來維持,所以不用急著去見什麼周王;其次,剛剛篡黨奪權,江山還不穩固,不要到處亂跑,很危險;第三,陳國跟衛國確實是親戚,誰啊?被州籲殺了的衛桓公的媽是陳桓公的妹妹,陳桓公是衛桓公的舅舅。這麼個親戚,你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可是,這麼明顯的道理,州籲和石厚愣沒有看出來,一方面是向善心切,另一方面,州籲也沒想到,自己這麼禮賢下士竟然沒有感動石碏。
其實,石厚是有些懷疑的,可是想想虎毒還不食子呢,爹總不會害自己兒子吧?
總之,君臣二人得了良計,高高興興走了。
--送貨上門
三天之後,州籲和石厚收拾了些金銀財寶,帶了百十個人,前往陳國,拜會陳桓公。
他們不知道,在他們出發的前一天,石碏已經派人去了陳國,給陳桓公送了一封雞毛信。雞毛信上說什麼?
石碏在雞毛信裡說,州籲以暴力手段篡黨奪權,惡毒殺害您的外甥,霸佔您的妹妹,罪該萬死。如今我騙他們去陳國,請您將他當場抓獲,就地正法,為您外甥報仇,為衛國人民除害,此致敬禮。
陳桓公看了信,拿不定主意,急忙召集大臣們開會。當時也是意見分歧,一派認為這是個機會,反正也不費勁,就是殺幾個人而已;另一派認為這屬於粗暴干涉別國內政,何況別人是來拜會你,你殺人家在情理上說不過去。
最終,陳桓公一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