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第1/2頁)
安潔莉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敏賢和鄧廠長給銷售組主管周青下達了任務,讓她安排人去省內其他城市拉單子。
但是怎麼能花錢少又能起到宣傳作用呢。
敏賢又想到了王雨記者。
透過上次的合作,和王雨記者已經是老相識了,所以這次她直接給王雨記者打了電話。
「喂,s市晨報社王雨。」
「王雨記者你好,我是李敏賢。」
「你好。」
對于敏賢王雨印象深刻,她的觀點很新穎,給他帶來了不找新的思路。自從發表了《第一食品廠----論企業的社會責任》之後,王雨的事業確實又更高一層樓。不過這位可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人。
果然王雨的預感是對的。
敏賢接著問道,「認不認識省報的記者。」
王雨不知道敏賢為什麼這麼問,但還是老實回答道,「認識。」
敏賢問道,「熟麼。」
王雨答道,「還算熟。」
敏賢道,「那太好了,我們再來一個《第一食品廠----論企業的社會責任》第二彈怎麼樣。」
「。。。。。。。。。」
王雨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在心裡犯了一個白眼。
合著是又想打免費廣告了是不!
在王雨的介紹下,敏賢認識了省報的記者周杰,他是王雨的師兄,和王雨不是一般熟是非常熟。
周杰人不錯,在聽了敏賢的觀點之後,覺得《第一食品廠----論企業的社會責任》第二彈非常值得一寫。
周杰還特意從省城跑到了s市來找敏賢。
於是呀,鄧廠長又親眼見證了,敏賢給另一個人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兩周後的省報上出現了一篇叫做,《第一食品廠----論企業的社會責任(二)》的文章。
文章以講故事的形式,介紹了s市的第一食品廠的興衰史,其中還加入了些戲劇的表達形式。反正那個跌宕起伏呀,喜歡看這樣故事的小市民們很多。
最後又說,現在第一食品廠在發展自身的同時,願意幫扶廣大下崗員工,為下崗員工再就業提供幫助。決定以賒銷方式為全省範圍內1000名下崗員工提供貨物和進行銷售培訓。
文章又以此延伸到更高意義上的社會責任。
企業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也應該像第一食品廠一樣,回饋於社會,幫助社會困難群體等等。
很多人透過報紙知道了第一食品廠,讓第一食品廠無形中在他們心目中留下了一個好印象。
文章一出,第一食品廠不斷接到了來自省裡各市的電話。土豆
省委看到了這篇文章也特意打來電話詢問,表揚了第一食品廠的思想意識高,還專門派人下來視察了第一食品廠。
接待那天是鄧廠長和敏賢一起去的,第一次和這麼大的領導在一起,鄧廠長既高興又緊張。雖然做了一天的背景牆,但是他累並快樂著。
省委領導對第一食品廠的印象全部都來自於報紙,其中包括王雨記者的《第一食品廠----論企業的社會責任(一)》。
實地考察之後,他被第一食品廠的企業氛圍,大家欣欣向榮搞生產的樣子深深折服。
一路上和敏賢交談又覺得敏賢思想前衛,談吐不凡,還特意問了問敏賢是哪個學校畢業的。
在得知敏賢是回國的留學生之後,更是被敏賢不為國外的物質生活所動,堅持回到祖國的行為而感動。
畢竟這個時候,大家都認為國外的月亮比國內圓,大量的人才流出國外,能回來的少之又少。
省領導在親自品嘗了第一食品廠的產品之後,又被美味所折服,臨走的時候還掏錢自費購買了10袋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