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道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車伕這般話,幾人也都是經歷過亂世的,自然清楚車伕說的是肺腑之言,太平盛世,地方官想要害民,那還得偷偷摸摸,生怕被人知曉。
可要是亂世,充滿殺氣的軍隊,別說害民了,便是屠戮全城的事,那也是尋常之事。
幾人藉口是想在濟寧城開鋪子,所以孫車伕拉著幾人那是在濟寧城裡滿大街的轉悠。
孟浚在出來的時候,還以為會碰到什麼紈絝子弟欺壓民女,仗勢欺人的事,結果在濟寧城中轉了一大圈,啥也沒看著。
在路上,孟浚還隨意的問了孫車伕,濟寧城中有沒有什麼仗勢欺人的紈絝子弟,貪官汙吏之類的。
結果孫車伕卻是陷入了沉思,好半晌才說道:沒有吧,濟寧城現在都還沒有像前明時那樣的大戶人家,這仗勢欺人的紈絝子弟,我是還沒見過,至於貪官汙吏,肯定是有的,但我一個拉車的,我怎麼會知道。”
問這個,只是孟浚隨口一提,便是真有貪官汙吏,孟浚也不會當場抓住,而是走正常途徑,讓朝廷派官員進行探查,若是調查結果有問題,孟浚也可以讓青鸞衛再秘密偵查,而絕不會自己出手,違反程式。
看著濟寧城一片安穩的情況,孟浚覺得,或許是因為濟寧離京師太近了,地方官員還有忌諱和害怕。
在京城裡,百姓一般膽子更大一些,畢竟是天子腳下,若是官員事做的太過了,萬一鬧大了,那很容易就出大事,所以在京的官員,雖然清貴,可在某些方面,還真不如地方官。
而且,一般來說,天高皇帝遠,離統治中心越遠,朝廷監管也就越發無力,時間一久,也就更容易形成腐敗,以及魚肉百姓的土皇帝。
因此,孟浚在結束濟寧之行後,並未再脫離大隊人馬,而是一路沿運河南下,在每一座城池,孟浚都接見當地官員,告誡他們,要用心辦事,朝廷的律令要放在心上。
至於說了有沒有用,孟浚心裡也是打了個問號,但是說了,總比沒有說要好。
天子車駕到了揚州,孟浚特意入城,揚州在明朝時,曾經是長江北岸一個極為繁華的城市,可惜在多鐸屠城後,時隔多年,繁華依然不在,但是此時的情況,和當初剛剛收復揚州時比起來,卻又好了太多,至少已經不是人煙稀少的樣子。
孟浚過長江,只見江南上白帆穿梭,一片繁忙的景象,孟浚回到闊別已久的金陵城,他在這座城市也待好些年,孟浚現在都還能體會到,當初剛剛奪取金陵時,那心中振奮的情緒。
拿下了金陵城,他的勢力才愈發的膨脹起來,如同烈火添薪,一路勢不可擋,最終成就帝業。
天子南巡之事,早已經傳遍江南,城中百姓聽聞天子駕臨,紛紛湧上街頭,高呼萬歲之聲,不絕於耳。
孟浚並未入住金陵的宮殿,行在反而駐在曾經的幕府,看著熟悉的院落,他彷彿能觸控到過去的時光,那時的他,心懷壯志,日夜謀劃,只為在這亂世中求得生機。
隨後,孟浚召見當地官員,而這些官員們早已經在幕府外恭候多時,聽聞天子召見,一個個心中都是有些誠惶誠恐。
孟浚接近完官員後,他笑著對沈從文說道:“官員們都是報喜不報憂,朕今日看到的,要說沒有地方官員的安排,朕是不信的。”
沈從文躬身行禮道:“陛下文治武功,也許並無官吏安排,而是百姓愛戴,自發相迎。”
………………
江南之地,自從孟浚大開海貿,因此江南計程車紳,商人的熱情便被激發了出來,大量的工廠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了出來。
江南的富人,很多都透過實業和貿易,賺取了過去上百年也難以獲得的財富,只是資本的野蠻生長,必然有孟浚所未了解的罪惡。
而江南諸地中,松江府